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商务部2017年未定外贸量化目标 提出摆脱速度情结

发表时间:2016-12-27    作者:周潇枭  发表评论



  导读

  2017年商务工作未确定具体量化指标,部长工作报告重点之一在于认识和把握“新常态”,要摆脱速度情结。

  12月26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商务工作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突出“一带一路”建设这一统领、突出重点领域改革这一抓手。

  从会后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商务工作未确定具体量化指标,部长工作报告重点之一在于认识和把握“新常态”,要摆脱速度情结。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来年贸易形势大体仍将延续今年回稳向好的趋势。2016年中国贸易摩擦案件增多,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迹象,2017年贸易摩擦压力恐进一步加大,尤其在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明年争取完成RCEP谈判,中国仍将继续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来华投资,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等领域。

  为何要摆脱速度情结?

  最新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收窄6.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规模为12.47万亿元,下降1.8%;进口9.36万亿元,下降0.3%。

  高虎城表示,今年进出口实现回稳向好。回稳表现为降幅收窄。前11个月进出口下降1.2%,降幅收窄6.6个百分点,同时走势逐季回稳;向好表现为结构优化。如前11个月,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超过5%;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商务工作会议并未确定2017年外贸增速等量化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后发布会上获悉,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面临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中,如何认识、把握和引领商务领域“新常态”成为部长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介绍,商务领域“新常态”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

  一是要摆脱速度情结。中国经济整体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表征之一,但在商务领域具体表现形态有其自身特点,内贸流通与消费中自主可控性较强,保持中高速应有保障;但在开放型经济领域,世界经济外部性影响则无法由我们掌控,因此,要客观对待,不可能一厢情愿。

  二是要看到调结构的艰巨性。新常态的表征之二就是迈向中高端,在开放型经济领域,必须坚持创新驱动,通过研发设计、品牌、服务和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提升,推动我国出口产业走向中高端。

  三是要看到工资性收入上升的刚性或不可逆性。新常态的表征之三就是我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一方面我们要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大考,另一方面中高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而供给侧远远不能满足,因此,解决供需矛盾,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来年外贸形势,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指出,预计2017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会增加,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对我国贸易产生影响。不过,随着我国外贸政策效应的释放,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变化,明年外贸有望实现持续回稳向好。

  2017年贸易摩擦可能会更多

  商务部部长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将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

  支陆逊在发布会上指出,调结构是稳增长的持续动力,结构调整不过来,稳增长就是一时之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外贸新动能,落实创新驱动,培育技术、标准、质量、品牌、服务等,让这些成为中国外贸新优势。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在发布会现场直言,2017年我国贸易摩擦形势恐更加严峻。

  据世贸组织统计,2016年世贸成员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月均数量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我国已连续21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近期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调查针对中国。

  截至12月21日,2016年共有27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7起,平均每3天一起案件,涉案金额总计139.8亿美元,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上升了34.5%和71.5%。

  王贺军介绍,2016年贸易摩擦案件高发,钢铁、光伏、瓷砖等行业案件比较集中。2016年国际贸易规则环境有所恶化,一些案件政治化,部分案例税率上调高达500%,税率上调超过100%变得很常见。另外,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高端产品与发达国家摩擦加剧。

  王贺军直言,2017年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迹象,各国没有很好应对之策,诉诸贸易救济调查和壁垒的因素会增加;另外,各国政策上自顾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有大量贸易保护言论发布。

  后续应对之策,王贺军表示,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之所以多,在于我国大而不强的贸易态势,中国出口以量大价低取胜,对一些国家贸易造成冲击在所难免。克服贸易摩擦的出路,根本上还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改造升级,让中国出口产品变得不可替代。商务部也将在贸易摩擦案件上,将给予企业更多政策指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打造利用外资的“制度高地”

  前11个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55家,同比增长3.0%;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18亿元人民币(折11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其中,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分销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23%、44%和52.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88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7%。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外资投资规模和我国对外投资比例大致为1:1.4。前11个月,预计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2万亿元,同比增长55.3%。

  2017年商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利用外资的“制度高地”。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表示,2017年将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着力构建外资新体制,打造开放新格局,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努力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使中国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具体包括,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外国投资法》立法进程,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大幅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促进引资与引智引技结合;进一步缩减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在外国投资者投资意愿强烈、风险可控的领域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并研究对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行差异化、精确化的鼓励政策等。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5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分化加剧,对美出口同比下降约20%,对欧盟等非美重点市场出口. 2025-07-03
  • 关税暂缓“窗口期”内抢出口 1-5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8383.3亿元 2025-06-10
  • 中纺商会:2025年1-4月中国服装出口分析 2025-06-03
  • 中西部外贸增长凶猛,前4个月增速前十省份占9个 2025-05-27
  • 1-4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904.7亿美元,增长1.1% 2025-05-20
  • 5月14日起美国口中国纺织品服装及棉花本轮加征关税税率分别为30%和25% 2025-05-13
  • 1-4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9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 2025-05-09
  • 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韧性增长,3月对欧美猛增亮产业链真功夫 2025-05-09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