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全球贸易陷入萎缩 一带一路促进外贸初现成效

发表时间:2015-09-07    作者:慕丽洁  发表评论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全球贸易总量在2015年却陷入萎缩。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发布的《世界贸易监控报告》指出,全球贸易量在2015年上半年正以2009年来最快的速度在收缩。在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贸易额环比下降0.5%,同比仅增长1.1%。CPB还将第一季度的全球贸易数据向下修正至环比下降1.5%。

  有分析显示,这大部分是受到欧洲经济复苏停步,以及中国经济放缓所致。中国经济由出口主导转型至由内需推动,美国渐渐成为净能源出口国,这些都对世界贸易产生结构性影响。

  在全球贸易萎缩的大环境之下,中国的外贸在2015年也出现了下滑。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1-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2244.5亿美元,同比下降7.2%。其中,出口12648.2亿美元,微降0.8%;进口9596.2亿美元,下降14.6%。

  商务部对今年的外贸局势并不乐观。去年9月,世贸组织曾经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4%,二季度过后,4月份世贸组织就修正调降为3.3%。但是从前7个月,特别是已经公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看,今年全球贸易额的增速很可能是负的。前7个月从WTO统计并且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无论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出口普遍是负增长。比如美国,上半年出口增速是-5.2%,欧盟是-15.6%(1-5月份),日本-8.1%,韩国-5.1%,香港-2.8%,印度-16%,南非-6.4%,巴西-14.7%。

  不过中国正在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在促进外贸方面初现成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总结上半年中国外贸形势之时,就特别强调,上半年中国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较快。

  外贸萎缩溯源:需求疲软结构失衡

  “全球贸易大幅萎缩,主要是因为欧盟、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和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贸易需求国目前均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从而导致外贸需求下降,这直接导致了全球贸易总量开始出现萎缩。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复苏主要刺激的是国内需求的恢复,尚未构成外贸需求的全面增长,无法缓解全球贸易需求下滑的局面。”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贸系副主任陈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如此解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也认为,在2008年之前形成的全球化贸易格局之中,欧美发达国家是作为主要的消费市场,是全球贸易的需求方;但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远远未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而当前新兴经济体也缺乏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能力,这就导致大量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流动,并未进入商品贸易消费市场。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面看,孙立坚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低通胀、全球经济稳速增长的环境下,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但也造成产能过剩。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调整还在进程当中,市场上普遍缺乏新的产品来刺激新的消费需求。

  全球航运市场衰退

  受全球贸易萎缩影响首当其冲的,当属全球航运业。

  作为反映全球航运业景气程度的主要指标,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至今仍在900点左右的谷底徘徊,离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接近12000点的高位相距甚远,尚不足顶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每年的8月本应是全球贸易量增长的时期,但在8月第2周,亚洲至欧洲的集装箱货运费率却意外下滑20%。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也显示,上海出口到北欧的运价指数一度在五个交易日内下跌23%。

  据英国电讯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德国汉堡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跌6.8%,其中与中国的贸易量下滑10.9%,与俄罗斯的贸易量暴跌36%,表明卢布(69.6417, 1.2687, 1.86%)的大跌以及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加剧,迫使俄罗斯消费者大幅缩减对进口汽车等货物的购买。

  集装箱贸易统计公司(Container Trades Statistics)近期数据也显示,全球航运总量6月同比下滑3.1%。这有些出人意料,因为6至8月一般是航运旺季。

  作为全球第二大转口港,新加坡7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滑13.3%,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最差表现。野村数据显示,7月东亚所有主要港口的航运总量增长跌至0.6%,而第三季度也不容乐观。

  应对之道:经济结构转型与发掘“一带一路”新市场

  陈波认为,全球贸易萎缩对两类经济体的冲击最大。第一类是资源型经济体,比如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就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而作为资源性行业的下游行业,依靠制造业和出口的经济体是容易受到冲击的第二类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制造业大国当前正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服装、鞋帽、钢材等领域显得尤为突出。

  陈波表示,中国必须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应对全球贸易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放掉过剩产能很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新的竞争力和新的市场,这就造成了我们新的挑战。转换过程会很痛苦,但是必须要完成。”

  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也是中国寻找新出口市场,应对全球贸易下滑的有效途径。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从上半年情况以及下半年的走势来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可以说比预计的更加严峻,更加复杂,并且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说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比预计差得多,外需还是严重不足。因此,对全年的出口我们是不容乐观的。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同期基数较高和部分月份异常增长的因素,不排除今后个别月份的出口仍然出现负增长,尽管如此,我们预计全年出口仍然还是有希望实现正增长。我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仍将稳中有升,进口的降幅还将继续收窄,外贸质量和效益还将进一步提升。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78.2亿美元!中非纺织贸易飙升8.7%,开启“产能共建”时代 2025-06-22
  • 2025年1-4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5-10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2025-05-22
  • 中国未雨绸缪压倒了特朗普 2025-05-15
  • 2025年1-3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20
  • IMF警告全球贸易“重启”将拖累增长 暂不担忧经济衰退 2025-04-18
  • 2025年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11
  • 检视2024全球贸易:增长分化与格局重构 2025-02-20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