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交出外贸“期中”答卷 |
|
发表时间:2014-07-28 发表评论 |
|
又到年中盘点之际,不少经营户会在此时“瞻前顾后”掂量一下今年的外贸业绩。朋友圈内,不少做外贸的朋友在不断刷屏和感叹外贸人的艰难与不安,不管销售业绩如何,看看义乌的外贸数据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来自义乌海关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义乌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6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65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5%,进口1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4%。与此同时,上半年销售情况最好的地区依然是中东市场,而东盟、欧盟、非洲市场位列增幅前三位。
与出口波动相比
地区销售情况相对平稳
“今年的外贸波动比较大,空的时候几乎没单子,而忙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事。”集美货代公司是专门为外贸公司服务的一家公司,预定海运轮船,做了3年货代业务的叶斌告诉记者,过去的半年,生意马马虎虎,但业务波动明显。义乌海关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分析,进出口形势起伏较大,一方面是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义乌外贸进出口下降明显,共进出口36.5亿元,同比下降45.9%。3月触底回升,4月、5月快速增长,规模连创历史新高,6月份高位回落,共进出口131.3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下降13.4%。
与出口波动相比,地区销售情况相对显得平稳些,素来以中东地区市场为主战场的义乌小商品,表现可圈可点。有数据显示,阿联酋、伊朗、伊拉克占据义乌市出口目的国的前三位。从地区上分析,上半年义乌市出口欧盟75.8亿元,同比增长16.4%;出口东盟50.2亿元,同比增长18.8%;出口非洲146.5亿元,同比增长6.7%。
多重因素引外贸增速
专家认为外贸行业需向专业化“进化”
义乌海关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上半年,人民币贬值致外币购买力增强,助推小商品出口快速复苏是一大原因。同时,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推力正在显现,是今年义乌外贸出口比较明显的两大特征。
目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海关分类通关、通关无纸化等改革基本完成,实现通关全过程的电子化实时作业,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完成一系列申报;义乌港海关监管场所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引入智能卡口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进出卡口的车辆和集装箱的自动识别,通卡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缩短至10秒钟;通过引进FS3000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实现货物不落箱直接机检查验,与传统掏箱作业模式相比,单个集装箱查验时间由原来4个小时缩短至5分钟,通关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推动铁路义乌西站海关监管点的设立和试运行,打通小商品出口的铁路运输通道;随着国际贸易改革逐渐深入,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有利于义乌市进出口的快速发展。
不过,面对成绩,也有业内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经为赛尔集团等外贸公司做企业管理咨询的管理学专家蒋正华称,应该看到,当前义乌出口的较快增长只是相对于全国出口增长下降而言的,离真正的快速增长还有相当距离,还面临着外需市场复苏不稳定等诸多困难。要继续保持“义乌速度”,就要进一步坚定改革意志,继续发掘和强化“义乌特色”。他认为,义乌需要彻底解决外贸企业散、小、杂等情况,向外贸服务专业化“进化”,应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形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
稿件来源:每日商报 |
|
|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
|
|
查看更多评论
|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 |
|
|
|
图片新闻 |
 |
信息搜索 |
 |
分类查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