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安民: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大家的估计严重不足

发表时间:2014-03-17      发表评论



  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家的估计严重不足

  2008年元月29日,我在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全球熊市已至,美股必然崩溃》,指出美国必定暴发金融危机,结果当年9月到10月,美国金融市场动荡,全球遭殃。

  2008年9月后,我在《第一财经日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中国应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这有利于经济软着陆。后来又有一系列文章论述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安全问题,总体策略即是大规模抛售美债,大规模减税,大规模救助中小企业,然后在全球市场上买入资源,买入中国发售在香港和纽约的中资股股权,全面做多中国,并以此帮中国渡过金融危机。这一揽子方案是有利于中国人自己而不利于美国人的,可是09年,中国政府推出的是四万亿救市方案,这个全球一起救的方案,与我们的方案相差太远。

  2009到2010年,美国总统、国务卿、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等纷纷来华,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中国不要抛售美债,不仅不要抛,而且要加大力度买入。他们的话自然比安民的话管用得多。结果中国政府一承诺,又大规模增持美债了。

  中国增持美债,特别是中国一承诺增持美债了,美国转个背就逼人民币升值。2010年,安民有系列文章反对人民币升值,指出《人民币应该继续横盘两年以上》,《升值是一条不归路》,劝中国央行不要让人民币升值,但是无效。

  根据美元兑人民币的长期走势图,安民计算出2013年2月,人民币会有动荡。结果央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2013年,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部委把防范金融风险列为当年首要任务,尽管没有导致特别重大的风险发生,可2013年还是迎来了6月底的货币市场大动荡。

  而更大的动荡将在2014年到2015年降临。

  因为人民币升值,打击的是中国出口,这是极端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政策。2010年到2014年2月,人民币升值约12%,平均每年约4%。须知中国出口型企业每做一单也才三五个点的利润呢。人民币升值就把他们的利润升没了,同时也导致中国出口增速受阻。因此我们看到,2010年,中国出口最高月增速达到48.5%,可是2014年前两个月,为-18.5%。这就是中国出口受影响的最大证据。

  人民币升值还影响到国际金融资本的大流入。他们拆借美元和日元进入中国市场,享受3.25%的利率,加上每年约4%的升值收益,再加上投资房地产市场每年约12%的收益。粗粗一算,前些年中,他们每年的收益率就在19%左右。

  出口民企是下游,是市场,上游是国企,是煤炭、石化、电力、原材料等行业。出口受阻,国企的市场增速减缓,于是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国企只有降价销售。于是我们看到PPI即出厂产品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为负值。国企降价,只能从三方面消化,一是成本,二是费用,三是利润。国企利润增速下滑,于是我们看到股指几年不振,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现在2004点,超过2/3的股市财富被消灭干净了。那些越是大的企业,跌得越厉害,上证50指数的跌幅超过70%。而美国和欧洲股指连创历史新高。
  2012年和2013年中国出口增速均只有7.9%,按照前10年的出口增速,只有2008、2009、2012、2013年低于20%,因此,我们认为正常情况下,中国出口增速达到20%是很正常的。如果以20%的增速计算,2012年,中国少出口2297.31亿美元,2013年少出口5243.84亿美元,相当于GDP少32000亿。影响了5.63%。不然中国去年GDP增速为8.13%。这还不算消费和投资。

  出口受影响,消费增速自然下降。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在沿海出口型企业里打工,老板挣钱越来越困难,他们收入的增速自然不高。而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没有什么存钱习惯,工资收入对他们消费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我们看到这几年来,消费增速下滑很厉害,从2010年单月超过25%到2014年一二月份只有11.8%。我们就算按18%来测算的话,去年消费受出口影响,少消费了10087亿,影响GDP约0.14个点。

  消费增速下滑厉害,必然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国出口很少有税收,因为收了还会退税回去。而消费是GDP最终实现的形式之一。按照中国GDP的税率,大致在23%左右。如果算上各种收费,则不只这些。2013年底中国每月消费数据大致在21000亿,2014年2月消费增速只有11.8%,只有高峰期的一半不到。按12个点算,就是2520亿,按23%的税率算,就是580亿,全年12个月,即有7000亿。也即我们大致估算的结果,就是中国出口增速下降,通过消费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每年少收7000亿。

  政府财政收入下降,投资增速必然下降。7000亿的财政收入如果转化为投资,按35%的自有资金,65%的银行配套资金算,就是2万亿。影响GDP约0.28个点。201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是436528亿,以此测算,影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约4.58%。而2014年一二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17.9%,相当于降低了约0.8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消费下滑影响,中国今年一二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18.72%。

  此三项一加,影响中国GDP约0.82个百分点,不然去年的GDP增速是8.5%。

  如此草草一算,我们就明白,大家,包括专家和学者们,对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太过小视了。大家的估计严重不足啊。

  因此,出口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它的作用是连环影响。因此,我们才看到央行在今年2月份启动了人民币贬值,目的就是暂时救救出口。而这个过程将会很痛苦,因为贬值更是一条不归路。

  贬值会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贬值会影响到物价。人民币贬值,进口商品变得更贵。用不了三个月,我们会看到汽油价格会上涨,进口粮食也会涨价。如果贬值幅度大,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

  第二,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央行会加息,甚至连续加息。

  第三,加息,特别是连续加息,会打击中国经济,导致企业财务费用大幅上升。中国企业总体负债应该超过70万亿,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7000亿的利润损失。

  第四,财务费用大幅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股指大跌,社会财富进一步蒸发。

  第五,加息打击最大的是房价。而中国房价处于历史高位,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堰塞湖。2014年一二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1%,这是因为实际利率上升,导致银行减少房地产贷款,提高利率所致。后面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对房地产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第六,汇率大动荡,会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大幅流出中国。当然,我们希望汇率要尽量稳一点儿,不要大动荡,只是这只能是希望而已。

  这些如果发生,就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荡。

  我们说这些,只是说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利益来自于自我立场的牢固。这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做人。以邻为壑,给他国上套、落井下石是基本的思路。我们不这样做,别人就会这样做。美国2009年到2010年就是典型,只是中国人不懂金融,上了美国一老当。现在中国经济步入如此尴尬的局面,就起源于2010年的升值。而如果2009年中国按照我所说的操作,现在就是美国人的痛苦和中国的人幸福。中国人总是打肿脸充胖子,以为牺牲掉本国出口型民营企业的利益,就不会有啥事儿。殊不知世界是联系的,地球是扁的,人心比海底还深。美国人只用了几招儿,就把中国经济逼入了一个死角,进退两难。

  这个局面,谁将受损,谁将受益?
稿件来源:新浪博客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31省份半年报全部出炉,广东、江苏、山东GDP位列前三 2025-08-03
  • IMF:大幅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 2025-07-30
  • 2025年1-4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5-10
  • 中国消费更重视性价比,通缩前兆? 2025-06-05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2025-05-09
  • 2025年1-3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20
  • 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低于5% 股市汇市有望保持韧性 2025-04-15
  • 2025年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1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