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1日),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三期展会在广州开展,湖北团199家企业带着箱包、休闲用品、食品及纺织服装再次南下羊城,在疲软市场中挖掘订单。,湖北之声记者汪菁、刘征、通讯员李东福、谭珺广州报道:
“缩水”,是本届广交会上外贸企业对国外市场最深的感受。
不过,相比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时采购量必然会降低的服装、箱包、休闲用品,食品类的“刚性需求”则大得多。展馆里包装精美的糖果、各式各样的特产,还是吸引着不少采购商。在秭归帝元食品罐头有限责任公司展位上,来自巴基斯坦的采购商易亚德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玉米罐头和番茄酱,并拿出美钞准备下订:“吃起来很棒,甜味好于其他罐头。”
帝元总经理侯加强说:“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20%,传统市场基本稳定,客户一直需要。”
尽管市场对食品有着刚性需求,但购买力的下降难免会压缩市场份额,由此带来对价格的冲击,多少让侯加强有些忧虑:“数量上增加了,但是有些传统产品单价下滑,国内的产能过剩,客户底价逼着我降价。”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红超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安琪虽然在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均居于国内同行乃至亚洲之首,但不断面临德国等世界范围内同行的价格竞争:“价格主要是同行业的竞争,不管竞争有多激烈,不管经济怎样,老百姓都要吃,会碰到增长的困难,但是还是在增长,深挖自己的渠道。”
市场在缩小,难道连价格也要缩水?当然不是,帝元公司总经理侯加强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延伸产品类型:“我们也动了一些脑筋,用传统产品尽管不赚钱但是保规模,开发新市场和新产品,一般新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第三个就是在保证食品安全外,怎么把颜色做的好看,把口味调到最适合。”
有的食品价格下降了,但有的则上涨了。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雷于保说,今年天气原因导致香菇减产,难免涨价,可采购商哪能接受15%的涨幅啊!涨也不是,跌也不是,总不能坐等销量被压缩吧?雷于保说,裕国不能只会卖香菇:“黄桃罐头、橘子罐头都做到欧洲、美国了,我们现在还在研发香菇酱,这个研发还会要时间长一点。九月份已经是1.2个亿美金的出口,估计年底有1.4个亿。”
记者观察:农产品在市场上确实有一定的刚性需求,但企业如果只满足现状必将被市场淘汰。缩水的市场里,不论是给自己找到一个延伸销量还是延伸品类的渠道,找到一个价格、利润可以接受的平衡点,都能帮助自己不再“望天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