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9月份,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出人意料地下降,但进口有所增长。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出口同比下降0.3%,降至1856亿美元,鉴于8月中国出口增长7.2%,这一出口数据大大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
美联社10月12日援引郑跃声的话称:“我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在减弱。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的转变。”
报道指出,这些数据还可能因贸易数据准确率的提高而出现变动。一些分析人士说,早些时候的出口数据被夸大了,这就使得近期更准确的数据相比之下显得更弱。郑跃声没有详细谈论此事,但他说,9月贸易增长因与2012年强大的“基数”相比而显得异常疲软。
郑跃声表示,进口同比增长7.4%,达到1704亿美元,略高于8月份7%的增长率。这是中国努力扭转经济下滑趋势的一个积极迹象。
报道称,中国政治上敏感的贸易顺差达到152亿美元,同比收窄45%。
中国的国内需求主要由政府扭转经济下滑的巨大努力拉动,铁路建设和其他工程的开支日益增长。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一度降至7.5%这一20年内的低点。最新工业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9月结束的第三季度出现了强劲增长,但分析人士说,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延续。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斌日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们对当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仍持谨慎态度。我们估计复苏可能只持续到年底,2014年会再次放缓。”
报道指出,对制造业的调查显示9月鲜有增长,这更增加了复苏失去动力的迹象。
郑跃声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但是仍然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增长16.3%,对美国的出口仅增长3%。对美贸易顺差为208亿美元,与一年前相比缩减了1.4%。
中国对其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顺差为87亿美元,缩减17%。受欧洲债务问题的影响,中国对德出口下降6.5%,对法出口下降2.8%。
报道指出,10月12日公布的出口数字与预测之间的差异也凸显了人们对北京数据可能不准确的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