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大家都开始对我国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调结构转型的问题更感兴趣,这也是我们所期盼的。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具体的情况。
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同比增速放缓了1.5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幅的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32.3%。这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250亿美元,下降0.9%;进口3644.3亿美元,增长3.6%。从上述数据看出,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增速确实在放缓,但是在放缓的同时,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加快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政策引导下,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来看,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民营企业增长贡献显著。随着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产业分工的格局也开始从以往的加工装备为主的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在延伸。在逐步实现从委托性的来料加工为主,向自主经营的进料加工为主的运作方式转变,这一点我在刚才已经提到过。同时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仍然是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主力军,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0.7%。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10.3%,高于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对进出口整体增长的贡献率,由2012年的42.4%,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127.8%。也就是说,尽管加工贸易在低速增长,但是其中增长部分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民营企业。
三是从区域结构来看,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外贸拉动的作用持续显现。今年的前三季度,广东加工贸易仍然保持着龙头地位,江浙沪长三角地区紧跟其后,但是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增长了23.2%,占到10.5%,比重较2012年提升了5.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迹象非常明显。这其中重庆、山西、河南等主要中西部承接地表现得更为突出。前三季度上述三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对当地贸易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40.3%、114.1%和109.8%。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外贸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四是加工贸易产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能力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欧盟、日占我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7.9%下滑至36.2%。而同期我国对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分别进出口增长4.3%和3.3%,表现好于同期加工贸易的整体情况。
此外,在国内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政策内销鼓励下,部分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工贸易从以往的以外为主逐步向内外兼修逐步转型,这一点我刚才也已经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