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出口竞争力在哪里?

发表时间:2013-05-20      发表评论



  经历2012年严峻的外贸走势之后,从前4个月的数据看,中国外贸在2013年似乎迎来了一个“暖春”。
  
  去年预期出口目标10%,实际增长不到8%。今年一月份出口增长了25%,二月份增长了21.8%,到了3月份又下滑到10%,一季度累计出口增长18.4%,和去年相比明显较高。到了四月份出口又回升至14.7%,一至四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7.4%。
  
  虽然各月数据略有波动,但总体看比去年有了明显好转。从前段时间举办的第113届春季广交会也可看出,用“乍暖还寒”这个词来形容颇为贴切。据统计,到会客商比第112届秋交会大幅增长了10.5%,其中欧美日三大市场分别增长了2.7%、1%和22.1%,而新兴市场的增长则更明显,印度大幅增长56.5%,非洲增长29.5%。
  
  不久前商务部对全国1900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出口订单确实出现了回升,出口信心也比前一时期有所恢复,但制约企业扩大出口的因素依然众多,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贸易环境不佳“三座大山”依然存在。
  
  所以,尽管今年外贸出口出现回升势头,但很可能只是短暂现象,而且增长幅度有限。因为不管是从世界经济复苏和外部需求看,还是从国内影响出口增长的几大因素看,都不具备支持出口持续高增长的条件。
  
  首先从影响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外部需求因素看,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国际市场需求难以出现较大幅回升。
  
  4月份,美国就业和制造业数据显示美经济增长减速。此前美国公布的一季度经济增长为2.5%,比市场预期低,但比去年四季度明显改善。预计全年美国会保持温和复苏。
  
  日本去年四季度GDP下降了0.4%,安倍上台后力推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能否奏效还需拭目以待。一季度GDP虽增长3.5%超市场预期,但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仍下落不明。
  
  欧元区还处于低迷之中。第一季度欧元区GDP初值季率萎缩0.2%,不及预期萎缩0.1%,前值萎缩0.6%;年率萎缩1.0%,不及预期萎缩0.9%,前值萎缩0.9%。整体来看欧元区经济表现不佳。
  
  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情况略好。所以,从我国出口市场来看,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长普遍较好,对发达市场出口增长相对乏力。
  
  再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以前我国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主要靠低成本,形成了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情况近些年正在发生变化,我国劳工工资近年来一直处于两位数的增长,特别是出口部门工资增长更快。
  
  由于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快速上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受到来自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严峻挑战,企业要想方设法保持竞争力,只有转型升级,去做技术水平更高、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
  
  影响我国出口竞争力还有一些短期因素如汇率、贸易保护主义等。
  
  2012年年末以来,由于其他国家本币贬值,我国人民币综合有效汇率出现较快上升。2013年这一现象持续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人民币名义和综合实际有效汇率都可能出现高位震荡,从而进一步削弱我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在出口已经受到来自于其他新兴经济体激烈挑战的情况下,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我国出口带来非常严峻的挑战。
  
  当前,各国经济政策以追求国内效应为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环境可能趋于严峻,我国面临的各种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表面上看,我国出口主要是受到外部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因素的直接影响,但根本原因是整个外贸的运行环境发生了质变,使得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的局限性和不可持续性愈发凸显。那么,在当前国际国内几种因素作力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出口竞争力在哪里?只有一条路就是转型升级,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外贸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努力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价值链分工,在产业价值链较高增值环节上寻找发展空间。
  
  可喜的是,这几年外贸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首先,从双边贸易的增长来看,我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明显高于整个贸易平均增长,在新兴经济体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其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取得了明显进展。最近几年,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增长相对稳定,在多数情况下快于对外贸易平均增长。
  
  第三,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明显。过去加工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所占比重是最高的,现在也还是比较高,但一般贸易的比重有所上升,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第四,过去企业贸易方式很单一,单纯的出口或进口,贸易风险较大,贸易增长波动较大。企业逐步从单一贸易方式向综合贸易方式转型,出口往往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参与境外经济合作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有利于促进零部件、设备、甚至劳务输出。
  
  第五,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取得了非常明显进展。最近几年,通过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明显增加,例如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建设自身品牌、不仅打产品品牌,同时打出服务品牌、不断调整产品适应市场需要、长期加大研发投入等。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一些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出口主要还是通过价格竞争方式,没有真正转向靠技术、靠品牌去发展。因此,在当前传统的竞争优势正逐步弱化,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历史时刻,在保持稳定发展中重塑竞争力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的主基调。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31省份半年报全部出炉,广东、江苏、山东GDP位列前三 2025-08-03
  • IMF:大幅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 2025-07-30
  • 2025年1-4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5-10
  • 中国消费更重视性价比,通缩前兆? 2025-06-05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2025-05-09
  • 2025年1-3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20
  • 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低于5% 股市汇市有望保持韧性 2025-04-15
  • 2025年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1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