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日韩FTA:十年磨一剑

发表时间:2013-03-26    作者:袁源/陈莎莎  发表评论



  ●在目前政治上的“冰期”可能导致三国FTA谈判进入到实质状态的时机还不成熟,此次谈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鉴于日本、韩国同美国的同盟关系,且美国着力推行TPP谈判,美国可能会施压日韩,令其无法同中国形成新的或大规模的协议。

  历经10年研讨,2003年始启的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开始进入正式协商阶段。3月26-28日,三国在首尔举行中日韩FTA首次协商,在此次副部级首轮实务协商中,三方将就商品、原产地、贸易救济、服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内容广泛交流意见。

  “三国杀”在所难免

  在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平衡博弈语境中,中日韩FTA谈判注定是一场期待合作的“三国杀”。中日韩FTA提出至今已经历10年时间,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心态各异”始终受阻,并被认为将长期搁置。中日岛争引发中日外交关系恶化后,更是引发外界对中日韩FTA谈判可能取消的猜测。

  “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曲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目前政治关系紧张,“谈判的大气氛不太好”,但日本、韩国对待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积极态度,“总体趋势不错”。

  韩国东宝水洗服装公司在中国运营多年,该公司对中日韩FTA充满期待,社长许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高关税已经影响到韩国对华出口。

  三国之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预示着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最大限度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的影响,形成一个拥有15.1亿人口的大市场。按照日本共同社此前的说法,中日韩三国如果形成自贸区,将会诞生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实物贸易(按金额计算)两成的巨大贸易圈。《华尔街日报》认为,其规模可匹敌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庞大自由贸易区。FTA参加国之前的关税水平越高,其撤销关税后的贸易创造效果就会越大。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够提升中国GDP2.9%,日本和韩国的GDP也分别能够提高0.5%和3.1%。

  不过,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魏民看来,在目前政治上的“冰期”可能导致三国FTA谈判进入到实质状态的时机还不成熟,此次谈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三国经济结构难题

  在多名专家看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具体几时建成还远是个未知数,这其中不仅受制于艰难启封的外交桎梏,而更根本的还在于各国产业经济结构之间的多重矛盾。

  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晓莉对媒体谈及中日韩三国FTA具体谈判问题时曾表示,分行业来看,农业方面,中日韩三国间,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矿业方面,则是韩国更具优势;制造业方面,整体来看,日韩两国优势大于中国,分项来看,中国较弱的行业是化工、机械运输设备,相对较强的是办公和电信设备,基本和韩国的制造水平相当,而纺织品服装方面,中国则是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三国谈判的难点主要还是集中于农业问题。日韩两国对农业保护程度很高也是食品、农产品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日本媒体在提及中日韩FTA时,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果在农业领域推进自由化,恐将有中国产大米等更多的廉价物品流入日本。中日韩三国不能就农业问题达成共识,一直是组建自由贸易区的一大瓶颈。有分析认为,在现阶段,暂时搁置大米等敏感度高的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承认动植物检疫等非关税措施限制交易的问题较全面开放市场更加具有实质性意义,在互补性关系中增进区域内农产品交易,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纠纷。

  魏民则认为,FTA谈判的难点,还在于金融服务、电信、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敏感行业。日韩希望中国开放这些行业,但其提出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与现行中国体制冲突。相关条文显示,准入前国民待遇将国民待遇延伸至投资发生和建立前阶段,其核心是给予外资准入权。“此次谈判不一定会谈到这样的深度。第一轮谈判可能只讨论一些大框架,比如时间安排、重点谈判领域等。谈判进展应该只在传统领域,如货物贸易、投资、以及部分非WTO领域等,刚开始只能谈些最简单的,越到后面越是‘难啃的骨头’,对于敏感的金融服务、电信不一定会涉及。虽然FTA快速发展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但谈得太快所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

  美国因素不可回避

  魏民表示,中日韩FTA谈判已落后于全球整体格局,各国都期望积极抓紧时间,取得经济上的相互让利,从而刺激政治走出僵局,不过目前这个阶段,各方又都会有所保留。

  令日本、韩国选择更多保留的因素还在于美国的态度。众多有关中日韩FTA谈判的讨论中,美国因素都是不可回避的一环,而许多观点都指出,美国的态度为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带来“更多的复杂变数”。伦敦前副市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出于美国方面的政治压力,中日韩FTA进展可能不会很快。

  约翰·罗斯义认为,鉴于日本、韩国同美国的同盟关系,且美国着力推行其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美国可能会在中日韩FTA谈判中施压日韩,令其无法同中国形成新的或大规模的协议。“只有在一段时间之后,有比较清晰的迹象显示,TPP无法加强其他国家同经济增长缓慢的美国之间的关系,日韩等国无法从中受益,中日韩FTA才会出现比较大的进展。”

稿件来源:国际金融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2025-05-2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 2024-10-11
  • RCEP即将签署!商务部称中国已签17个自贸协定,正推动十大自贸区谈判 2019-12-04
  • 全球最大自贸区成立!非洲迈向一体化为中企带来机遇 2019-07-08
  • RCEP协定将令亚洲纺织服装供应链更强大 原产地规则将是重要关注点 2019-04-01
  • 中国-智利原产地证书有新版本了!自贸区升级纺企再获“红利” 2019-03-07
  • 美欧达协议贸易战阴霾暂缓? 细节未落实前景存隐忧 2018-07-27
  • 京津冀将申报建设自贸港 目前正抓紧起草完善方案 2018-05-30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