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受春节错位的低基数效应推动,以及受全球整体有效需求开始趋势性好转拉动,2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记者庞东梅由于春节错位的原因,今年我国外贸迎来“开门红”。2月份能否延续1月份的增长态势?海关总署3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634.9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其中出口1393.7亿美元,增长21.8%;进口1241.2亿美元,下降15.2%。2月份出口增速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受春节错位的低基数效应推动,2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交通银行(4.79,0.01,0.21%)金融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员陈鹄飞如是说。依据我国历年出口的经验数据看,受节后出口企业“返工率、开工率”明显不足的影响,春节结束的下一个月整体出口规模将出现大幅回落;由于我国2012年春节是在1月份,因而去年2月份出口规模大幅降到了年内最低点。 除了基数较低因素外,陈鹄飞表示,受近期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的拉动,全球整体有效需求开始趋势性好转,从而推动了我国对外出口的稳定增长。虽然受春节期间假日因素影响,2月份企业实际有效工作天数明显缩减,但从分国别、区域的出口数据看,我国对传统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都取得了明显增长。 即便综合前两个月出口的数据来看,我国出口仍保持了23.6%的增长。联讯证券发给记者的报告指出,剔除春节短期波动影响,1至2月份出口增速比去年12月份出现显著加快,而进口增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说明近两个月的内需相比外需仍然存在劣势。 从2月份当月来看,进口同比下降15.2%,较1月份大幅回落,创近13个月新低。陈鹄飞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叠加新一轮的人民币被动升值,是2月份进口增速同比负增长的主要因素。从2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看,受近期美国经济好转推动美元指数走强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明显。受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总金额的拉低作用,2月份我国进口增速明显下滑。从2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和一揽子货币的汇率走势看,受近期日元、英镑等国际货币竞争性贬值推动,人民币面临新一轮的被动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从而导致了2月份进口的同比负增长。 陈鹄飞表示,春节期间实际工作天数的明显缩减,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进口商品的数量,从而导致了2月份进口增速同比负增长。
对于后期我国出口能否持续前两个月的增长态势,各方基本保持较为乐观的看法,认为3月份这一趋势将有望延续但增速可能会略有回落。陈鹄飞指出,海外传统出口市场和新兴市场有效需求的进一步回暖,将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对外出口继续保持增长。不过考虑到外围市场竞争性货币贬值带来的汇率升值压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短期内我国外贸增速仍有回调压力。
上海证券发布的报告也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整体回升趋势将是助推我国外贸出口积极向上的主导力量。
近期欧洲各国经济指标已经没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美国的经济形势更为乐观,日本以及新兴经济体近期也通过各种刺激手段加快本国经济恢复进程,外需形势的好转以及外贸条件的改善成为拉动我国出口恢复的主推手。 2月份进口的大幅下降表明我国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基础尚需巩固。不过剔除春节错位带来的低基数效应,3月份进口有望出现反弹。陈鹄飞认为,3月份进口同比将明显回升。他预计,随着“两会”后国内投资项目的陆续上马,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将继续回升,进口商品的需求很可能逐步增加。同时,春节后微观企业主体逐步进入开工旺季,也将促使进口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此外,受贸易顺差有所扩大的影响,为平衡贸易收支,预计未来政府仍将可能继续推动鼓励进口的政策。整体来看,3月份进口规模或将有所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