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和顺差规模持续增长。以2011年数据为例,中韩双边贸易同比增长17.1%,占韩外贸总额的1/5。其中,韩对华出口1342.05亿美元,自华进口864.26亿美元,韩顺差477.7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是中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也催生了中韩FTA进入实质性阶段。
韩国最大的民间经济团体大韩商工会议所近期就“韩中FTA的促进方向”对韩国5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为在FTA谈判中取得最佳结果,政府不必过多在意谈判时间,推进进程应更为谨慎。
韩企业界认为,韩中FTA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汽车、IT、石油化工、机械、食品等行业利大于弊,对钢铁、生活用品等行业弊大于利,对纺织、服装等行业则利弊大致相抵。特别是与韩美FTA和韩国欧盟FTA相比,韩中FTA对一些行业的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更为严重。因此有84.8%的企业认为政府在谈判中应努力使预想受到冲击的行业排除在开放领域之外,或者将关税下降幅度最小化。与之相对,只有15.2%的企业选择FTA中将开放范围和关税降幅最大化。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防守型战略。
尽管如此,仍有高达71.3%的企业对推进韩中FTA谈判投了赞成票。大韩商工会议所有关人士表示,在考虑韩中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时,韩国FTA对保持韩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可或缺,已成为韩国企业的共识。
在问及对韩中FTA缔结可能性的展望时,有7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虽然会遇到较大困难,但两国最终会缔结FTA协定;而有5.5%的企业认为两国的协议会顺利达成。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韩国企业对韩中两国缔结FTA协定表示乐观。
三星经济研究院在研究报告中认为,韩中FTA不仅是两国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也有助于两国共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有效保障两国经济安全。就产业层面的影响而言,伴随着韩中FTA形成后双方关税壁垒的下降和投资准入门槛的降低,必然会对中韩双方的产业布局产生影响。以往为规避关税而进行的跨国投资,可能视中韩的产业比较优势而在进口和设厂生产方面做出重新选择。在金融保险等行业,由于韩国具备明显的优势,可以从FTA签订后的市场开放中获益良多。另外,就韩国电子产业而言,韩中FTA的形成将削弱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ECFA作用,因而将增强韩国电子产业相对于台湾电子产业的竞争力,双方在大陆的投资和竞争格局将会出现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