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工业总会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珠三角港资企业现况与前景」调查报告,仅有27%的珠三角港企有意扩充业务,计划收缩及维持不变的港企共占70%,有2%更将在下半年结束营业。工总副主席刘展灏表示,珠三角的经营环境正趋向恶化,目前大部分港企均面对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严峻的形势,港企应加快开拓中国大陆市场和升级转型,并希望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大陆政府可推出更多协助港商的措施。
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大陆的劳工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2012年以来整体经营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15%,但绝大部分企业不能把成本增幅转嫁给买家;其中约3成企业能将20%以上(30%至50%占多)的成本增幅转嫁,约2成企业仅能将不到20%的增幅转嫁。有13%的港企表示考虑到将搬迁到珠三角以外地区,有10%甚至考虑将迁出中国大陆,搬往东南亚或其他地方。
该调查报告披露,约7成港企指称2012年以来出口货值下降,平均减幅约2成;其余3成则表示出口货值有增加,增幅约1成。在传统市场方面,68%出口往美国及欧盟的企业声称,出口货值平均比上年同期下降约2成,接单情况也未见改善,58%港企表示订单的价格下降,比上年同期降幅约10%-15%。不过在中国大陆市场,75%的港企表示出口货值有增加,平均增幅约2成;82%港企订单值增加,增幅平均达3成。
刘展灏副主席指出,来自欧美的订单降幅也比金融海啸期间更大,虽然许多港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情况不俗,但却「几乎不能减轻痛苦」,部分缺少内销业务的厂商由于较依赖欧美市场,受到的冲击更大,很可能会出现倒闭潮。刘展灏要求香港政府制定长远的工业政策,为港企提供科技研发支持,并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及资助环保生产和协助培训更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