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代工订单遭大量外包——耐克中国制造“潜规则”

发表时间:2012-03-15      发表评论



  “陈年旧案”突起波澜。在媒体关注的目光一度沉寂后,“知名跨国企业被曝血汗工厂”事件再次被刺出“脓血”。一名曾在耐克代工厂供职6年的高管深喉,将一份厚达数十页的报告放在了笔者桌上,并向笔者讲述了关于“血汗工厂”的真实故事,吐露其曾亲身经历的运作细节。

  耐克制造中国潜规则。

  5元人民币除以8美元,等于几?

  分子小分母大,结果自然小。

  但正是这些“小”数字的聚沙成塔,为耐克这样的知名运动品牌的利润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笔者日前获悉,在2003~2007年间,耐克在中国内地的制造商被多次投诉大量非法使用外包劳工。

  “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在耐克的缝制足球合同工厂中,大量地使用外包劳动力,以极低的价格完成生产。在江西、苏北、安徽等地,这样的现象存在多年。”Mike,耐克重要缝制足球合同工厂的前高管对笔者如是说。

  “一个市场售价8美元的耐克缝制足球,出厂价是7元人民币,外包的工人缝制一个则只能得到5元人民币。”在Mike供职的6年时间里,有5年左右时间在帮工厂“应付”耐克对工厂的审核,“只有一百来人、人均日产能力只有四五只的工厂,每个月的出货量达到12万只,耐克却一直没有发觉。”有意思的是,就是这家工厂,在耐克2008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成为“优秀工厂”的典范。

  耐克新闻发言人朱近倩表示,针对有关其代工工厂的投诉,耐克已邀请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

  现象:代工订单遭大量外包

  “他们是耐克在中国内地手工缝制足球最重要和最大的承包商,他们基本承接了耐克在中国的所有手工缝制足球的加工生产,每月仅耐克手工缝制足球的出货量达20万到30万只。”Mike所指的“他们”,是上海万德体育用品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万德)和上海百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百恩)。

  上海万德旗下有两家加工厂,江西婺源万德制球有限公司和江苏淮安淮阴区徐溜镇万德球厂(分别简称江西万德和江苏万德,两厂均于2006年年底关闭),上海百恩旗下则有江苏百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安徽鑫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分别简称江苏百恩和安徽鑫晔)。

  在Mike整理的长达数十页的报告中,历数了多年来耐克在中国内地这两家最重要缝制足球类合同工厂的聘用外部劳工情况:在2003年~2007年间,这两家供应商将后期业务分包出去,订单大量地由偏远山区的农村家庭生产。

  代工,本身就是一种外包。按Mike所述,耐克在内地的代工订单,大量遭遇了“再外包”。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企业,永远是逐利的。
   还原:在偏远农村完成工序

  对于“再外包”,Mike为笔者进行了路径“还原”:通过秘密的、复杂如蛛网般的加工网络,将足球球片秘密地运送到偏远的农村,在那里,以最低的成本完成世界知名足球的缝制工序。

  据曾在江苏万德工作过的人员透露,在2005年11月正式设厂之前,上海万德就通过当地的中间人进行了2年多的合作。“中间人从万德公司拉走球片,分发给当地农村留守妇女在家中进行球片缝制,并在家里集中完成胶胆、封口工序,做成成品足球后,运回上海万德。”即便后期上海万德在江苏已经开设工厂,并通过耐克审核,外包加工的现象仍没有停止。

  成立于2001年的江西万德则这样展开业务:上海万德负责与耐克等客户洽谈接单,订单由工厂进行贴布、裁断、印刷,江西万德把球片拉到江西,并运用公司在江西当地的关系网络,将绝大多数球片运到婺源比邻的景德镇的一些加工点;按说生产链条到此结束,但有些加工厂为了利润或进度,会将球片分发到附近的村民手中。

  根据以上说法,分包曾长期存在于耐克的手工缝制足球生产领域。据介绍,一名熟练工人一天能完成的缝制足球在4到5只,江西万德的在册员工(即使在册,也不一定在工厂上班)只有130名,这也意味着每个月的产量在1.2万只左右,但实际情况是,江西万德每个月运回上海的足球数量是8万只左右。而仅有100个工人规模的江苏万德,每个月的产量是2万只缝制足球。

  “即使是在册的员工,平日也根本不来厂里上班,只有当耐克要来审核时,工厂负责人才会以10元/天的奖励,召集他们来厂,制造出勤假象。”曾亲历这些“造假”现场的Mike对笔者回忆。

  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知,按Mike的说法,耐克的工人们一天的“产能”高达10只甚至更高,才有一百多名工人月产8万只手工足球的可能。

  事实上,耐克的足球代工厂并不只是在中国发生外包现象。笔者经多方调查得知,2006年,巴基斯坦的足球代工厂––SagaSports就曾因“忽略劳工权益”被耐克方面终止代工关系。

  为证实深喉的爆料,笔者在本周拨打上海万德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称工厂即将搬迁,老板人在香港,但拒绝透露其联系方式。当笔者去往其位于上海南汇的工厂时,被对方以有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入内。
  数据:卖8美元外包仅付人民币5元

  虽然无法从工厂现场调查到有关外包的利润数据,但通过其他途径,笔者还是得知了这样一个事实:外包业务成本低得惊人。

  耐克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双在中国售价600元人民币的耐克鞋子,工厂的订单价是20美元;订单价10元人民币的帽子,市场价是100元人民币;3元订单价的袜子可以卖出25元……出厂价是售价的一折已经是耐克的“商业规则”。

  “在鞋类和服装的生产中,中国工厂的议价能力并不高。”福建一家耐克的鞋类代工厂负责人对笔者表示。

  在足球生产方面拥有较多话语权的代工商们,利润也十分有限。据笔者调查,一只市场售价8美元的手工缝制足球的出厂价是7元人民币,如果外包给工人生产,代工厂则可获利0.6元~1元人民币/只。Mike也证实,外包的工人缝制一个8美元的球只能得到5元人民币。可见,即使大量外包经营,真正获利的还是耐克。

  “据我所知,在耐克的高端球方面,工厂的利润在50元左右,通常不会选择外包生产。但在中低端,则需要大量外包才能保证利润。”曾在东莞一足球厂与耐克有过业务往来的李立对笔者表示。

  怪象:耐克审核工厂“屡查无功”

  据了解,在耐克上一轮对工厂的审查中,几家主要的手工缝制足球代工工厂相继关闭。江苏百恩在2007年被耐克发现存在严重的非法外发加工现象后,已逐步退出耐克足球的代工业务,安徽鑫晔随后也被查出了类似情况。

  对于江西万德的内部审核工作,耐克也一直在进行。2005年12月12日,耐克对江西万德进行了第一次“审核”,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直至2006年江西万德关闭前,基本上每月进行审核,但始终没有发现该工厂存在的外包现象。

  相反,耐克在2008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如此描述上海万德:“2007年,华北的一个足球供应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高工资、缺乏吸引力的工作和较高的工人流失率,这个工厂开展了培训项目、导师计划、师傅和徒弟留用奖金以及其他创新举措,使得生产力和质量保持较高水平,而工人也获得公正待遇,工厂最优秀的10位缝球工如今平均工资是最低工资的四倍(包括奖金),缝球岗位现在也变得更为抢手”。换言之,上海万德不仅没被查出大量使用外包工人,还被耐克树为了“优秀工厂”的典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耐克“屡查无功”?

  据Mike介绍,耐克的社会责任部门在对工厂进行社会责任审核时只看工厂提供的工资表里的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工资数额、项目等计发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而光从工资表无法看出工厂实际产量是否与工厂实际产能相匹配,即看不出是否有不知名的外包,“按照提交给耐克的资料,一个工人一天要生产8只足球,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与此同时,耐克的QA(质量安全)部门负责评价工厂的质量和合格率,可以看出工厂的实际产量,但同样也不负责审核员工的实际数量。

  回应:耐克请来第三方机构调查

  耐克新闻发言人朱近倩对此表示,耐克先前已接到关于万德公司的投诉,并在2007年第一次获悉此事后展开了彻底调查。“经过调查,我们未能证实针对该供应商的相关投诉成立,也未能证实所涉及的产品是正规耐克产品还是假冒产品。”据悉,目前耐克已经邀请第三方机构FLA(公平劳工协会)对万德及鑫晔公司现有设施进行调查,以了解真实情况。此外,耐克还指定一家独立第三方公司对有关之前未经授权的分包投诉进行调查,并对现有的采购程序进行评估。

  朱近倩强调,在2008年以前,手工缝制足球的生产曾由两家耐克合同工厂分包给华北地区的缝制中心。这种分包的模式现已终止,事实上万德在2006年底就停止了在缝制中心的所有生产。目前,耐克在中国生产的所有手工缝制足球都是由隶属于万德的一家工厂生产。“通过单一工厂生产以及取消分包,万德能直接监督所有足球产品的生产,生产过程对耐克也更透明。这种新的模式已经实行了一年多。”

  据笔者了解,耐克、彪马等多家知名运动品牌商也正委托第三方机构联合调查代工商的外包行为。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Nike起诉陈冠希索赔90万 2025-08-13
  • 全球最大运动鞋服巨头去年净利狂泻:存货超537亿,超400家大厂代工,越南成为重要产. 2025-07-19
  • 传耐克将对大量产品提价,耐克中国:未查询到相关涨价信息 2025-05-22
  • 时隔六年!耐克回归亚马逊线上商城 2025-05-22
  • 关税压力来袭?耐克宣布在美上调部分商品价格 2025-05-22
  • 耐克们,出路在哪?——关税战下,时尚企业幸存者样本探讨 2025-04-08
  • 耐克出手!Lululemon劲敌来了? 2025-02-24
  • 耐克新CEO如何重燃消费者对品牌的热情? 2025-02-1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