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龙年制造业仍临变数 回款用工成本三面夹击珠三角

发表时间:2012-01-29    作者:龙飞  发表评论



  “今年情况不乐观。”春节期间,谈起企业今年的经营前景,华辉电子总经理刘晓宇面有难色。作为企业管理者,他千方百计想把工人留下,但一方面用工可能有难度,另一方面企业的订单却后继无力。

  相对于传统类型的外贸代工企业的窘迫,一些经过技术升级的企业则搏杀出另一番天地。过完龙年春节,珠三角的制造业恐将迎来又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

  订单不敢接

  去年12月,刘晓宇就不得不让一半的员工提前返乡,只留下部分工人维持运作。原因也是因为海外订单萎缩,“原本有5张单子定好12月回款,结果都被推迟到今年2月以后。”刘晓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年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公司的外贸单子是“款到发货”,但现在只能是一地的“白条”。

  这种情况似乎不仅仅发生在华辉电子身上,深圳一达通公司通过对2000家外贸企业监测发现,在过去五个月,中国中小外贸企业资金压力持续上升,在2011年12月达到顶峰,并预计2012年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至少将增加一倍。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是海外买家因欧债危机影响,付款周期延长,内地的外贸企业资金短缺。

  “有些单子不敢接,一不小心公司就万劫不复。”刘晓宇言道,让他如此感慨的是其老乡陈楚荣的突然破产。陈是东莞原野服装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些年一直经营着一个名为“异乡人”的服装品牌。这一品牌早在2005年就被列入广东省著名商标名目,鼎盛时期公司有近千名员工,以及400多家加盟店。

  但在今年元旦期间,公司突然发出一份破产通告,所有高管集体失踪,留下了3000多万元的各种债务。同时,该公司负责人以公司名义贴出了一份《告全体员工书》,称陈楚荣曾将全部私产抵押,两次从银行融资850万元。但公司资金紧张,未能按时支付加工费和货款,导致数十家加工厂和供应商起诉。告知书还交代了近期工资如何发放,希望得到员工理解。

  “当年陈楚荣可是风光无限。”回想起这位同乡刘晓宇百味交陈,原野公司也是从代工外贸起家。2003年公司转做批发,开始融资扩张,没想到国内的销售并不如人意。在渠道受阻后,2010年年中公司开始回过头来接一些国外的单子,没想到交货后回款也是一拖再拖。“前期欠下的一些原材料款,供应商把他们告上法庭。一口气没接上,就破产了。”刘晓宇对记者说。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则表示,东莞企业目前到了2008年以来最危险的时期。

  “所以现在公司也是没办法,单子是有,但不敢随便接。”刘晓宇表示,现在公司是看着回款情况来接单,例如当月有几笔资金回笼,这些资金足够补充原材料和其他公司运作成本,这才敢接单。否则“只能要求客户签死约(约定好固定回款日期)。”刘晓宇说,这样的后果就是对方会把价格压得非常低,几乎就没有盈利空间。

  而据佛山南海检验检疫局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尚未接到2012年订单的企业比例高达37%。

  又怕用工荒

  早早的放了工人回家过年,刘晓宇又开始担心节后的用工问题。“万一招不到熟手工,就是接到单子也做不成。”他说。用工荒在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潮水般涌现,例如2011年春节过后,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节后深圳用工缺口约20余万,且主要是结构性缺工。

  工人也是人心惶惶。因为去年以来频频发生的“老板跑路”或者公司突然倒闭,工人也担心自己的辛苦钱无处追讨。而且由于近年订单不足,对于计件工而言,也意味着工人收入严重下降。

  “过完节再说吧,听说浙江有企业底薪就给到3500元一个月,到时候到那边碰碰运气吧。”在华辉的宿舍楼内,工人小陈告诉记者,“有些月份每天就工作3个小时,有些月份天天加班到12点”。显然小陈对于公司的报酬不太满意。

  “现在很多工人都要求提高底薪。”刘晓宇也明白,“现在就只能向他们承诺,节后回公司有奖励,如果能带老乡回来更有超额奖。”看着这些蠢蠢欲动的年轻工人,他也颇为无奈。“以前是扣着工人部分工资,过节回来再给;现在只能承诺奖励,回来兑现。”刘晓宇说。

  根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对企业员工的抽样问卷调查:今年选择返乡过春节的员工中,计划返回东莞上班的将近九成,这个数字比去年“九成以上”略有下降。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调查则显示,预计返乡农民工中95%节后仍将返回广东务工。

  成本已无优势 技术必须升级

  “无论是玩具、鞋业,还是服装行业,中国制造的优势都在消失。”香港利丰集团的一位采购经理表示,利丰集团曾是中国第一家华资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其后开始发展为跨国贸易商,为客户从全球范围内寻找价格最低,服务最好的产品。

  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几年前开始,国外采购商就不仅仅从中国采购商品,而是逐步开发东南亚、南亚等地的生产商。前期这些地方的厂商或因为技术不过关,或因为组织管理能力较弱,生产的产品还不能与“中国制造”相提并论。“所以前些年还有很多单子选择中国。”上述人士表示,但那些国家的人力成本、原材料采购确实便宜,经过几年的培育,柬埔寨、孟加拉、菲律宾等国的生产能力有所增强,“国外开始把更多的单子放在东南亚国家”。

  利丰集团的采购表示,他们为美国的沃尔玛等卖场供货,在孟加拉做一件衣服,加工价可以控制在1.3美元,而在国内至少要2美元。去年12月,在东莞厚街举行的第三届(2011)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皮革协会作了《未来五年世界鞋业及中国鞋业发展趋势发布》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鞋劳动力成本排在印度、越南之后,竞争压力很大。

  “过完节,我肯定会来啊。”东郡电子的工人程东誓言旦旦,因为老板答应他们春节前后的火车票都给他报了。程东打算过完年把弟弟也带到东郡电子,弟弟在家乡的技校学的是数控专业。“老板说如果我弟弟技术过关,工资可以提到4000元。”程东告诉记者,厂里最好的技术工种,每月的工资可以拿到八九千。据了解,东郡电子通过技术升级,发展出一种新的“数据传输系统”,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在新型玩具、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这也使得企业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去年的销售额增加了50%”,该公司销售经理李贻表示。

  “一些精细玩具确实其他国家还无法与中国相比。”上述利丰集团的采购也表示,相对而言,中国制造在一些技术环节还是优于这些东南亚国家。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求生存阶段需要多变经营思维——走访广州制衣产业集中地 2022-10-21
  • 珠三角外贸动向一线观察:外资增量保持增长 外企看好发展机遇 2022-07-19
  • 疫情反复集体增速放缓 佛山纺织业产业集群协同升级加速“自我革命” 2022-07-05
  • 复工复产“抢”回订单,疫情下东莞纺织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22-04-19
  • 东莞沉浮:服装工厂大退潮,年轻人涌入SHEIN和TikTok疯狂掘金 2022-03-10
  •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用工紧张,招工不易 2022-02-17
  • 订单充足人手不够!珠三角企业开年忙招工,使出这些招数 2022-02-15
  • 珠三角多地迎最严限电 企业主翘盼“用电自由” 2021-09-27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