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薛荣久:后十年面临七大挑战

发表时间:2011-12-09    作者:龙金光/辛灵  发表评论



  12月11日,我国将迎来入世10周年。国新办前天发布《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表示,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框架。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我国开放了100个,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欧盟和美国至今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未来10年将如何?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现在人民币贵了,土地、劳动力都贵了,中国传统竞争优势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新竞争优势的形成速度。未来形势不容乐观,能否把握,将是严峻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表示,我国将更关注进口,对外部资源、能源的依赖和技术引进的需求更强烈。

  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国新办前天发布《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表示,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据该白皮书披露,入世后,截至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其中,出口总额1 5 7 7 8亿美元,年均增长17 .2%;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 .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 .4%和9 .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14.42,0.14,0.98%)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01年至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 .4%提高到4.6%,2010年达1702亿美元,从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从2 .6%提高到5.5%,2010年达1922亿美元,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对外贸易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8000万,其中60%以上来自农村。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到2010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0 .9%、53.8%和25.3%。

  2010年,中国关税总水平降至9 .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降至15 .2%,工业品平均税率降至8 .9%。并且,为境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100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进口需求日渐强烈

  入世红利突出,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长4 .6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值的比重增加至9.3%。货物贸易由逆差转变为顺差改善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尽管如此,白皮书指出,顺差急剧扩大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困扰。白皮书强调,中国并不刻意追求顺差,而且,货物贸易顺差自2009年以来持续减少,对外贸易正趋于平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表示,我国涉外经济利益已大大拓展,还需提升经济质量,要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这使得我国更关注进口,对外部资源、能源的依赖和技术引进的需求比原来更强烈。而且,我国也有能力用外资解决很多问题。

  而入世至今,美国和欧盟尚未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贸易摩擦日渐增多。此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主要针对中国传统的纺织、玩具等制造业,日前,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也正式展开“双反”调查。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美国、欧盟等之所以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一是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完善,二是国家之间的博弈。提前承认,意味着相关国家要让渡相应利益。从中国来说,从一些国家那里赢得完全市场经济身份需要让渡的利益过大,因此可暂时搁置,五年之后也会自动获得。

  下一个十年将是怎样?桑百川分析,现在人民币贵了,土地、劳动力都贵了,和竞争对手相比,中国传统竞争优势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新竞争优势的形成速度。未来形势将是严峻挑战。目前看来,中美、中欧之间存在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在不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前提下,目前出口遭遇的困难,我国是有能力应对的。比如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型升级,依靠出口竞争力掌握定价权等。

  此外,中国首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宇认为,金融领域将进一步开放,但面临包括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创新在内的诸多挑战。同时,桑百川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要打破利益格局,需要更周密的顶层设计。

  对话

  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后十年面临七大挑战

  后天,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纪念日。10年来,中国从入世初期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回眸审视,这十年来的变革之路;不得不仔细凝望,这个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今后的发展之路。为此,南都记者特专访了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商务部主管)副会长薛荣久。

  薛荣久长期从事关贸总协定和WT O的研究,创建关贸总协定和中国WT O研究会,是中国最早研究“复关”问题的学者。1986年他成为外经贸部“复关”专家组的成员。

  南都:加入世贸组织10年了,在您看来,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及全球贸易体系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您对中国经济贸易结构中哪些变化印象最深?

  薛荣久:发生的重要变化很大,首先是成为世贸组织的成熟成员。譬如说,切实履行义务与承诺。进口关税率从2002年的15.3%下调到2010年的9.8%;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于2005年取消;外贸经营权从2004年7月1日从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开放100个服务部门,占世贸组织列出的160多个部门的62.5%,已接近发达成员67.5%的平均水平;2007年12月以后,开始进行接受《政府采购协议》(诸边协议)的谈判。

  此外,确立了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法制体系。仅在中央层面就制定、修订、废止了2300余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废止了7件地方行政法规,废止了455件地方性法规,修改了1417件地方性法规。

  促进中国贸易与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年均增长21.9%,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0.53%。同期服务贸易进口从390亿美元增加到1920亿美元,年均增长9.94%,相当于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的两倍,所占比重从2.65%提升到5.5%。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南都: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G PA )谈判本周五到期,但美国、欧盟和中国仍然争执不下。有观点认为,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将对我国的自主创新战略产生严重限制,您怎么理解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时机成熟了吗?

  薛荣久:这是对政府采购协议的误解,该协议中采购中高于最低额度部分市场要给予其他世贸组织成员,采取非歧视原则,这个最低额度由接受该协议的成员之间进行谈判。中国在谈判中,肯定要考虑到自主创新的问题。

  我国加入该协议的条件已经成熟,藉此可以参与世贸组织成员接受该协议的政府采购,扩大中国企业的市场;当然高于额度部分也为外国企业提供了市场,但如中国企业有很强的竞争与替代能力,这个市场也不一定都由外方企业拿去。

  南都:中国经济当前正遭遇内忧外患。粗放的加工贸易已不可持续;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保护主义盛行。破解中国发展难题,您有哪些建议呢?

  薛荣久:提法要注意。反倾销属于公平竞争,滥用才可以算为保护主义。破解办法: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首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的发展方式是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货物生产,轻服务发展;重外资,轻本资;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国有企业,轻民营企业;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重效益扩大,轻公平分配。这种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否则,中国贸易难以可持续发展。

  其次、改变贸易竞争方式。认真摒弃拼价格、拼数量、拼优惠条件的粗放式的竞争,更之以讲品牌、重质量、强服务的集约式竞争。

  再次、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促进服务业发展。中国国内市场成为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的市场,国有、三资、民营企业实现国民待遇。中国服务业大有可为,市场潜力很大,有待开发。同时要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

  南都:展望未来十年,你认为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或可能的难题会是什么呢?

  薛荣久:就后十年而言,有七大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与解决。

  一,国际贸易环境严峻的挑战与应对;二,对中国期望加高和竞争加强的挑战与应对;三,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促进关系理顺的挑战与应对;四,中国贸易发展基础不牢的挑战与应对;五,中国社会道德体系与世贸组织规则融合的挑战与应对;六,中国整体对机制相对落后的挑战与应对;七,世贸组织人才匮乏的挑战与应对。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避风战略——十年中外博弈 中国纺织企业未得先手 2011-12-31
  • 跌宕起伏中踏浪而行——长三角纺织业:入世后的沉浮之路 2011-12-21
  • 向品牌运营商转变——纺服业:外转内遭遇水土不服 2011-12-16
  • 入世十年中国经济经历的十大变化 2011-12-11
  • 入世十年聚焦:一座纺织名城的WTO历程 2011-12-11
  • 入世十年纺织业发展加速 转型在即两极分化渐显端倪 2011-12-15
  • 红利渐用完 优势逐消失——纺服业:下个十年怎么走 2011-12-11
  • 纺织的表情,世界的阴晴——12家纺企代表重温贸易变革“跨时代记忆” 2011-12-09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