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广交会快讯]出口欧美订单“缩水” “中国制造”优势仍存

发表时间:2011-10-26    作者:张燕/林小昭  发表评论



  中国制造面临的外贸形势如何?还有竞争优势吗?

  在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和“晴雨表”之称的第110届广交会上,记者进行了现场观察。

  出口欧美订单“缩水”

  受到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欧美债务危机因素叠加的影响,在欧美市场有较大业务份额的中国出口企业订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青岛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主任迟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该司每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左右,主要出口方向是欧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近两个月的影响比较大,订单减少了20%左右。

  相比之下,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则比较幸运一些。该公司是一家生产自行车锁具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欧盟和东南亚地区。其营销部经理郑今明告诉记者,欧洲订单今年减少了20%,但是正在慢慢恢复的日本市场和增长较快的南美洲、东南亚市场可以补回这块亏损缺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教授告诉本报记者, 2009年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一年,整个2009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2010年恢复性增长比较快。今年跟去年相比,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就回调了,今年 总量还是增长的,但增速肯定没有去年那么快。

  汇率变动“吞噬”出口利润

  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正变得日益明显。以欧盟市场为主的经营保险箱的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炜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在保险箱领域已经 有了20年的销售历史,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销售网络,所以经济形势对他们没有很大的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造成了公司利润的损失。

  张思炜说,人民币汇率不管是对美元还是对欧元,都在持续升值中,对欧元的升值幅度则更大,这对出口型企业利润影响很大。另外,由于汇率的不确定 性导致他们的产品不能够一步到位地提价,只能逐步提价,这中间也发生了利润流失。张思炜称,由于汇率问题,他的公司一年损失了400万~500万元人民 币。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够在信息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指向性对策,帮助其规避风险。

  对此,肖鹞飞称,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是很难扭转的。但如果每年升值的区间在3%的话,问题是不大的,但如包括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压力就很大。

  上涨成本转嫁产品价格

  当前,因为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许多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不少莅临广交会现场的欧洲采购商下单都更加谨慎,企业与采购商多倾向于下3个月以内的短单、小单。

  来自希腊的采购商Giorgos Papathanassiou为了买到质优价廉的机电零件,在广交会设展的第一天便拖着皮箱来“扫馆”。但是,参观了一天下来 后,Papathanassiou认为产品的价格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低,而此时希腊国内的经济不景气也使他并不能十分阔绰地“出手”,他决定留待最后一 天才作决定要采购多少。Papathanassiou告诉记者,希腊国内正在遭受的债务危机已使他的公司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

  此前,相关分析显示,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正逐步被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印度、孟加拉等国家所取代。公司总部在宁波的张思炜告诉记者,他见证 了像宁波这样的沿海企业招工状况最恶劣的一段时期。他说,今年春节过后,工人工资平均上涨了30%,却仍然难以招到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而仅在一年前,仅 用2500元左右的价格就能招到一名技术工人。为了规避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张思炜选择把自己的工厂往广西等地迁移,还在越南开设了合资工厂。

  “中国制造”优势仍存

  不过,郑今明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印度的劳动力可以很便宜,有些工厂聘用童工,每个月甚至只需付给5~6美元的工资;而在中国,每个工人平均每月 的工资是500美元。但尽管如此,在他所在的自行车锁具领域,他并未感受到来自印度同行的竞争压力,原因是如今客户并不像早年只是一味追求低廉的价格,对 品质也有了要求。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存在的,他以自己的公司为例,称他们所拥有的完善的销售网络、生产能力和开发团队并不是印度同行能在 一朝一夕取代得了的。

  张思炜也坦言,尽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竞争加剧等压力,但还是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一是“中国制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品质量已经基本接轨国际;二是中国企业具有规模优势,能够接像沃尔玛这样的国际零售巨头下的大单。

  家乐福全球采购总裁邬博业对“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表示了信心,并称即使在欧美债务危机肆虐之际,家乐福也不会缩减在中国地区的采购,相反还会增加。目前家乐福的全球采购有72%是来自中国的,包括香港地区。

  邬博业表示:“不仅是中国,过去几年整体消费品的价格都在上涨,所以我们发现中国跟其他国家在差价方面的情况并没有发 生实质的变化。我们作为买家来说,还是会比较价格,寻求更加优质的品质和更好的价格,在这方面,中国的竞争力还是非常的强,当然在低门槛类别的商品上,中 国的竞争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强,但在高质量的产品上,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采购市场。”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第125届广交会闭幕 纺织服装成交16.2亿美元 2019-05-06
  • 第125届广交会开幕 逾2.5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2019-04-15
  • 第124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298.6亿美元 预示明年出口或下滑! 2018-11-05
  • 第122届广交会闭幕 纺织服装馆成交17.4亿美元增长6.8% 2017-11-06
  • 广交会采购商有望“四连增” 外贸回暖窗口期企业加速转型 2017-10-17
  • 广交会释出外贸回暖信号 企业担忧增收不增利 2017-04-28
  • 第121届广交会见闻:中国外贸出口迎来暖春 2017-04-16
  • 从广交会成交看纺织外贸出口新动向:不唯价格论英雄 2016-11-14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