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出口商品为何量减价升 一批承受能力差的企业将被淘汰

发表时间:2011-07-22    作者:崔鹏  发表评论



  从事低端加工、同质化竞争的企业“两头受压”,甚至被迫降价。市场内在倒逼机制可能发挥作用,一批议价能力差的企业将被淘汰。

  商务部21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机电产品和加工贸易产品进出口规模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创历史新高。其中,机电产品出口4981亿美元,比2010年、2009年、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19.5%、62.4%和23.1%;加工贸易出口3904.5亿美元,比2010年、2009年、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17.5%、55.1%和21.3%。

  “量减价升”使出口和对外需的反映失真

  “尽管整体保持增长,增速却呈持续放缓态势。”商务部产业司司长张骥说,6月单月,机电产品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降至13.8%和11.9%,分别比今年1月回落21.5和20.8个百分点;4月、5月加工贸易单月出口环比下降3%和0.3%,前200名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中,1/3以上的企业出现负增长,达丰、仁宝、纬创等大型出口企业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一些出口产品出现“量减价升”,使出口和对外需的反映失真。例如,1—5月,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加工贸易出口量分别下降50%、10%、4%和51%,但由于出口价格上涨,出口额分别增长14%、18%、12%和10%;初步统计,上半年价格拉高机电产品出口8—1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出口量仅增长10%—12%,低于近10年来26%的平均增速。

  从全国出口的整体情况来看,“量减价升”也是一个突出现象。据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介绍,上半年我国出口平均价格上涨10.2%,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增长12.5%,增幅比去年同期低23.4个百分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

  出口价格提高主要源于成本上涨,从事低端加工、同质化竞争的企业经营困难

  “出口价格提高主要源于成本上涨,但部分企业的盈利水平并未显著改善,经营环境趋紧,企业承受能力出现分化。”张骥说,据部分行业和企业反映,困难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增支因素提升生产成本,以及政策调整因素加大经营压力等方面。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国荣说:“相比去年底今年初,目前橡胶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率超过30%。资金成本也越来越高,虽然贷款不算很难,但我们享受不到以前的贷款利率优惠,自然会增加运营成本。”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不同类型的企业承受能力出现分化。

  其中,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企业提价幅度较大,受影响最小。譬如以一般贸易为主,初步建立了海外营销服务、售后网络,初步掌握定价权的重型机械、农用机械、工程机械、机床行业,分别提价10%、10%、15%和14%。王受文认为,这部分行业和企业的表现,反映了在调结构等政策促进下,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价格和数量协调拉动的局面。

  但是,一些研发能力弱、缺乏营销渠道的企业提价幅度较小,竞争力出现下降。例如摩托车行业提价3%—5%,但摩托车产品价格优势与印度相比已经降到了10%左右;汽车行业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10%,但整车出口价格才提高5%。

  从事低端加工、同质化竞争的一些企业则更是“两头受压”,甚至被迫降价,经营困难。例如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出口单价下降8.3%;彩电行业上游面板被韩国垄断,下游市场基本被外资品牌占领,出口价格下降19%;船舶行业以散装船为主,难以适应国际需求下降的情况,出口价格下降30%。

  市场内在倒逼机制将发挥作用,一批承受能力差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为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18.8%,但产生外贸顺差的主体没有发生改变。”张骥说。

  1—6月,加工贸易顺差16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6%,是整体顺差的3.7倍,创同期历史最高;机电产品顺差1385.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是整体顺差的3倍;对美、欧顺差分别为845.8、630.7亿美元,分别增长3.8%和1.7%。

  “在顺差形成机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要想通过扩大一般贸易进口来抵消产业转移带来的加工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难度较大。”张骥说,预计加工贸易顺差将继续保持增长,对美欧顺差小幅增长,全年外贸顺差可能呈前低后高走势。

  王受文说:“目前我国外贸顺差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并且顺差主要集中于欧美市场,影响了我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为此,上半年国家两次调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暂定税率,降低了包括成品油在内的673种产品进口暂定关税。

  张骥说,下半年外贸形势有待观察,但综合来看,机电产品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可能放缓。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内在倒逼机制可能发挥作用,一批承受能力差的企业恐将被市场淘汰;一批承受能力强的企业则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竞争能力。

  “当前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应当在保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导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张骥说。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5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分化加剧,对美出口同比下降约20%,对欧盟等非美重点市场出口. 2025-07-03
  • 关税暂缓“窗口期”内抢出口 1-5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8383.3亿元 2025-06-10
  • 中纺商会:2025年1-4月中国服装出口分析 2025-06-03
  • 中西部外贸增长凶猛,前4个月增速前十省份占9个 2025-05-27
  • 1-4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904.7亿美元,增长1.1% 2025-05-20
  • 5月14日起美国口中国纺织品服装及棉花本轮加征关税税率分别为30%和25% 2025-05-13
  • 1-4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9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 2025-05-09
  • 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韧性增长,3月对欧美猛增亮产业链真功夫 2025-05-09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