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梅新育:中国一季度贸易逆差不是“出口危机”

发表时间:2011-04-19    作者:梅新育  发表评论



  在连续20年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数以万亿美元计的今天,贸易顺差过大早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大难题,“减顺差”无形之中再度成为中国外经贸工作的主题之一,贸易顺差缩减和暂时性逆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效果也颇为不少企业所看重。
  但作为一个本币尚未成为公认国际货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强力推动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持续贸易逆差的风险。我们追求和推动的国际收支平衡,不应当是“休克疗法”式的平衡,而应当是软着陆。

  为什么?因为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一向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桎梏,更是引爆其全面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由国际收支危机引爆的全面经济危机常常又进一步触发社会动荡,乃至政权更迭。

  从1980年代接踵陷入“失去的十年”的拉美国家和东欧,到1997年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东南亚和韩国,莫不如是。自西方列强对华倾销鸦片以来,中国遭受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压力几达200年之久,直到1980年代初仍一度濒临债务危机边缘,今天仍不可掉以轻心。只要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彻底更改,本币尚未跃居十足国际货币的发展中国家就时刻面临潜在国际收支危机风险;而美元的货币霸权又立足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霸权,要动摇、彻底更改它绝非易事。

  有鉴于此,一季度我国一改6年来无季度贸易逆差局面,累计出现了10.2亿美元贸易逆差,与去年一季度的139.1亿美元顺差对比鲜明,值得给予一定关注。

  一季度贸易逆差不是缘于出口下降或增长减速,而是因为进口增长迅猛。因为一季度我国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其中3月份当月出口1522亿美元,增长35.8%,这样的出口增速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得出“出口危机”之类结论。而进口增长迅猛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长较快拉动了进口需求、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有鉴于此,我们可以确认,今年一季度的贸易逆差还不至于造成全年贸易收支格局彻底逆转,全年贸易收支仍将维持顺差局面。之所以如此,缘于中国出口的需求和进口供给两方面因素。

  在中国出口需求方面,无论是美国政府“关门”危机,还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新发展,抑或西亚北非动荡升级到内战和国际战争地步,目前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都尚不足以颠覆其他主要经济大国实体经济部门复苏改善的基本趋势,日本大地震甚至为中国出口增添了某些新的需求,为中国某些出口腾出了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步伐在2011年可望加速,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从企业到政府都对提升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投入了空前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铁、大飞机、载人航天等一系列高精尖“中国制造”正在令世人耳目一新,而智利矿难救援、日本核泄漏危机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事件又在客观上为三一重工等中国技术装备厂商提供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机会。

  在进口供给方面,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涨是一季度进口额暴涨和贸易逆差的重要成因,如铁矿砂进口量增长14.4%至1.8亿吨,进口均价上涨59.5%至每吨156.5美元;大豆进口量虽然减少0.7%至1096万吨,但进口均价上涨25.7%至每吨573.9美元……利比亚战火推动国际市场油价直达两年半新高,更令人担忧中国初级产品进口支出增长失控。

  但假如主要初级产品价格真的达到了可以逆转中国贸易收支基本格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的地步,这个价格也注定不可能维持多长时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是制成品价格(换言之即中国出口价格和出口额)随之全面上涨,从而使得年度贸易收支仍然呈现顺差;要么是国际经济因此而降温,对初级产品进口需求下降。

  进一步考察,由于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压力出乎预料,主要经济大国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可望提前、加快,这对于很大程度上缘于投机炒作“虚火”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产生釜底抽薪之效。

  更重要的是,某些快速增长的进口项目尽管在短期内恶化了贸易收支,促进了贸易逆差形成,但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将通过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两种机制而改善中国贸易收支。

  一季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口1729.2亿美元,增长25.6%,其中固然有汽车(进口增加31.8%至23.6万辆)之类消费品,但很大一部分是技术装备等投资品,也正是这类投资品是我国扩大进口政策促进的主要对象。在中国强力发展新兴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升级的浪潮中,预计这类技术装备进口还会继续显著增长。但这类装备进口之后,其产品常常替代了昔日的进口产品,要么提高了出口的增加值,或形成了新的出口能力,从而在较长时间跨度上是改善而不是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收支。

  笔者曾走访过一处大型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其设备投资近170亿元,80%以上进口;仅仅这一个项目的设备进口需求就完全可能使该大型企业集团今年全年贸易收支转为逆差。但我国液晶面板此前基本上依靠进口,2008年进口额高达441亿美元,该项目投产之后,由于产成品替代了此前完全依靠进口的液晶面板,出口的电视机等产品也因档次提高而价格上涨,该大型企业集团未来贸易收支将显著改善,不仅会恢复顺差格局,而且顺差额可望进一步提高。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2025年1-4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5-10
  • 2025年1-3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20
  • 2025年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11
  • 2025年1-2月份中国化学纤维纺织原料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4-10
  • 2024年1-12月份中国化学纤维纺织原料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2-21
  • 2024年1-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2-21
  • 2025年1月份越南纱线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2-21
  • 2024年1-11月份越南纱线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1-2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