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FZ/T73013—2010《针织泳装》标准 |
|
发表时间:2011-04-18 作者:董会玲/殷习玉 发表评论 |
|
摘要:为了正确理解和执行FZ/T73013—2010《针织泳装》新标准,采用对比方法归结总纳了新标准的变化与特点,并对 其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针织泳装;新标准;特点 1引言 FZ/T73013—2010(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了,它替代了FZ/T73013—2004(以下简称旧标准)。新标准是产品质量与消费品质量提升的体现,不仅更明确的规范和细化了针织泳装的产品理化性能要求,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增补了一些新的检测项目。为方便相关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新标准,现采用对比的方法阐述新标准的变化与特点。 2 修改的考核指标 新标准提高并细化了泳装的考核指标,具体如下: 1)型号 新标准更加严谨的阐述了连体式泳衣、分体式泳衣和泳裤型号的标注,比旧标准更加符合实际、准确。 2)拉伸弹性回复率和拉伸弹性伸长率 新标准提高了针织泳装横向耐氯化水(游泳池水)的拉伸弹性回复率;修改了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弹性回复率、拉伸弹性伸长率的试验参数,即拉伸力为15 N,预加张力为0.1 N,使检测的过程更加标准化,且便于控制。 3)纤维含量 新标准的纤维含量除了按FZ/T01053的规定执行外,还规定了氨纶纤维的含量偏差:优等品≥-2.0%,一等品、合格品≥-3.0%。 4)本身尺寸肩带宽不一 为了体现消费者实际着装的新要求,新标准提高了本身尺寸差异中肩带宽不一的考核指标,一等品与合格品的指标分别由0.5和0.8修改为0.4和0.5。 5)缝制 旧标准中注明采用锦纶或涤纶缝纫线缝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标准中注明采用高弹力缝纫线缝制,更加切合实际。 6)规格尺寸偏差 新标准将泳装类型调整为160 cm及以下和160 cm以上两个类别,使检验部门等更便于判定。 7)内在质量抽样数量及复验 旧标准中要求内在质量抽样数量不少于2件,新标准中补充了“不足时增加取样件数”的内容,更加全面、合理。 从以上几个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新标准对针织泳装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促进针织泳装产品品质的提高,还使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注重针织泳装产品的服用性能。使得以后的产品会更舒适、更贴心。 3新增的考核指标 1)安全性能 考虑到GB18401—2003的实施以及与国际“绿色”法规接轨的要求,新标准在已有的甲醛含量、pH值等指标的基础上补充了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基本安全技术项目的考核,这些考核指标均不再规定具体数值指标,都按GB18401的规定执行。 2)拼接互染程度 为了顺应消费需求,更主动的把握产品的质量,新标准还增加了拼接互染程度的考核项目和测试方法,主要针对近些年对纺织服装产品色牢度的投诉问题。 4 结语 新标准体现了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便于控制及协调统一的原则,标准更加完善,可以更好的为产品生产和贸易提供技术依据,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
稿件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
|
|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
|
|
查看更多评论
|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 |
|
|
|
图片新闻 |
 |
信息搜索 |
 |
分类查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