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北欧五国开征“碳税” 中国纺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条件提高

发表时间:2010-10-29    作者:刘文艳  发表评论



  核心提示

  作为一家纺织企业部门经理,小林最近正在忙着设计公司新的宣传画册,为接下来的新加坡纺织机械展做准备,新的宣传册上,“低碳”成为突出的元素,产品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运用中减少的能源消耗被着重体现。“产品打上了‘低碳’的标签,将为进入国际市场增添一份‘筹码’。”小林称。

  近期以来,丹麦、芬兰、荷兰、挪威和瑞典等5个北欧国家相继实施了碳税。内外因素下,越来越多的泉州企业加入到“低碳”的队伍中,纸质夹克、新型纤维、低碳印花技术等相继面市。

  “碳标签”时代将来临

  有消息称我国将很快出台《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而在国外,低碳认证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英国的超市内,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特殊的标签,这个标签显示的是生产此种商品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数量。在一瓶易拉罐啤酒的外包装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听啤酒的碳消耗量是120克;一盒250毫升牛奶的排碳量是360克,这就是“碳标签”。

  目前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要求上市的产品上必须贴有“碳标签”,即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TESCO、瑞典的宜家等世界知名零售企业均已要求各自的供应商完成碳足迹验证,在产品包装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

  2009年初我国启动了低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与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开展了多项具体合作。截至今年5月底,4类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标准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上海世博会也将“低碳世博”作为其重要理念,在交通运输、环保能源、场馆建造、特许产品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概念。

  利润高出传统产品20%

  相关分析显示,到2015年,低碳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将超过7万亿美元。“低碳型产品利润与传统产品相比高出20%左右。”奔达金银丝线(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阳称,“以低碳产品竹纤维纱线为例,竹纤维纱线成本比棉纱线的成本更少,但是出厂价比棉纱线贵5%,做成布料会贵10%,终端成品甚至可以达到棉制品的2倍以上。”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对于进口的产品在碳排放量方面都有相关要求,高能耗的产品可能面临高关税。“中国关于低碳产品的认证标准一旦确定,有助于企业按标准生产,从而减少在国际贸易中潜在的绿色贸易壁垒。”杨华阳称。这也意味着申请注册了低碳认证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将更有竞争力,“低碳”将成为重要的出口标签。

  此外,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低碳产品甚至可以为企业海外上市“加分”。据悉,现在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都会提供一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责任白皮书,这是一个“加分项”,包括消耗了多少能源,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上市后,低碳标准就更要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不但公司上市时要推崇企业社会责任,生产产品也要向低碳标准看齐。

  能源管理减少“碳排放”

  “今年从台湾进口了50台设备,新设备不仅在节电、节水方面有了大幅提升,还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第二批计划引进的设备增加了多频、数控等功能,人力成本又能下降1/3左右。”杨华阳认为,“从长远来看,未来低碳标准将不再是自愿性选择,而会成为强制性要求。”

  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也成为企业实现“低碳”的方式。“竹纤维等新型纤维已经成为低碳的代名词,比如竹纤维纱线在地下只要2个月就能溶解,而一条棉纱线至少需要10个月。”业内人士称。“对企业而言,应尽可能地用环保自然的面料,不断强化企业内部节俭和低碳的流程控制。”格林集团品牌企划经理吴两全表示。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实现产品的低碳化,也可以通过能源管理来实现。只需要花时间来改变管理模式就能节能,这一过程很快可以见效。

  实际上,中小企业实现低碳认证后,还可以通过碳排放赚钱。据了解,京沪津都成立了碳排放的交易所。如果企业通过优化管理体系,取得了更多的碳排额度,就可以通过交易所出售。

稿件来源:泉州晚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国家拟2016年起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 纺织业需要做好四手准备 2014-12-22
  • 中国将构建纺织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技术体系 2014-09-30
  • 废瓶片回收直纺工业丝成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 2014-09-12
  • 碳税已成为欧美纺织业对付中国的最后壁垒 2012-04-30
  • 潮流势不可挡 “低碳风暴”掀动国内零售业 2012-01-04
  • 低碳转型成趋势——服装业:新消费生产模式转变需探讨 2011-12-29
  • 五省八市低碳试点方案近期有望获批 2011-08-30
  • 体现比较优势 减少资源消耗——低碳:纺织业新一轮发展模式 2011-08-23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