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走出金融危机“风暴眼”——珠三角外贸业:抱团突围内销

发表时间:2010-09-25    作者:环博  发表评论



  以外贸为主的珠三角企业能否杀出重围冲进国内市场?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目前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风暴眼”。

  让政府官员和业内人士普遍担心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珠三角企业出现了一股出口转内销的强烈冲动。当金融危机的阴影慢慢消失,企业不再为生产过剩的问题而发愁时,此时的“出口转内销”是否还有市场?

  已非权宜之计

  东莞港之杰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鞋业生产商,公司几乎所有的订单都来源于海外市场,每年的出口额大约5000万美元。和大多数珠三角企业相比,港之杰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冲击不算大。

  “企业以生产特种工作鞋为主,国外市场相对比较稳定。”港之杰营销部经理廖永杰说,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也曾有海外采购商在3-6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下单。但是采购商的库存清空后,又补回了往年的订货量,港之杰也因此安然度过了危机。

  目前,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回暖,珠三角企业的海外订单也已超过危机前的同期水平。今年1-5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4%,其中5月出口增长39.7%,是2008年以来最高的月度增幅。和大多数企业一样,港之杰也结束了订单大起大落的日子。

  “虽然港之杰的海外市场前景明朗,但是内销却是非做不可。”廖永杰说。他的话代表了大多数珠三角企业的心声。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人民币升值和工人工资上涨的压力,逼得企业不得不选择内销之路。

  其中,人民币升值让外向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产品出口到海外,一般以美元、欧元等结算。由于人民币升值,公司的收益大幅缩水。”廖永杰表示,目前海外出口竞争激烈,公司并没有掌握价格话语权,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利空。

  而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莫过于珠三角工资的普遍上涨。“公司以前给工人开出的月薪在1500元左右。调薪后,工人每月能拿到2000元。”廖永杰说,仅劳动力成本,就占了公司生产成本的三成左右。而20-30%的工资涨幅,让公司有些难以承受。

  “只有从原来单一的国际市场,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廖永杰说。与港之杰的情况相类似,越来越多的珠三角企业意识到,闯内销不再是单纯为了应对订单下滑的权宜之计,而是赢得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水土不服

  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珠三角企业内销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然而,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些企业中的大多却处于“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当中。目前,渠道和品牌是珠三角企业内销的最大短板。

  “国内市场的蛋糕虽大,困难也不小。”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德生说,内外销最大的不同是销售模式:企业接到海外订单后,只需负责生产,将货物装上集装箱,交易模式简单;而企业转战国内市场并不简单,需要自建渠道或借助别人的渠道。

  “别看从国外到国内,只是市场不同,这实际上是从工业模式到商业模式的转型,其中存在无限的市场风险。”一位业内人士指出,100家企业做加工,可能都能成功,但100家企业做品牌和零售,成功的也许只有1家。

  早在6、7年前,港之杰就捕捉到国内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开始进军国内市场。“外销的毛利润只有20%左右,而内销的则高达30-40%,这其中有着诱人的吸引力。”廖永杰回忆道,当年公司注册了国内品牌,并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设立专卖店。

  然而由于不懂国内市场,港之杰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当年公司花费的几百万元,最后也打了水漂。“现在公司的国内销售额不到总产量的1%,平均每月只有几百双的订单。” 廖永杰说。

  不过现在,港之杰打算再战国内市场,目前正在筹备内销部。同时,公司也开始参加外博会、中国劳保用品展等一些国内展会。但是对于长远的计划,廖永杰还是一筹莫展。“前些年的失败给公司留下了阴影。公司不敢再扔大把的钱铺销售渠道,只能依靠已有的销售关系慢慢做。”这个办法可能比较“笨”,但为了降低风险也只好如此。

  像港之杰这样的中小企业在内销中所面临的困难,在珠三角企业中具有普遍性。“做内销开渠道、做品牌很困难,但不走出这一步你永远处于低水平的竞争,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一直处在低水平的竞争状态,产业升级就没有希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说。

  抱团突围

  珠三角企业进军国内市场的道路曲折而艰辛。如果企业单兵作战,无疑势单力薄。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抱团的力量,并以此来突围渠道之困、品牌之困。

  东莞是全球著名的鞋业制造中心,单是鞋业重镇厚街年产鞋就超15亿双。东莞鞋业品牌联盟,就是由位于厚街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发起,目前有40多家鞋企联盟成员。

  “为了争夺国内市场,几乎每家鞋企都注册了一个以上的品牌。但品牌的平均年龄只有一、两岁,其中‘出生’时间最短的只有几个月,最长也只有9年。”世界鞋业总部基地经营部经理文海斌说。

  大多鞋企品牌知名度不高,其成长面临着时间差的问题。如果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得不到保护,很快就会死掉。而企业抱团在一起,就像是把分散的手指合拢为一个拳头,更加有力量。

  区域品牌联盟的优势,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吸引国内大型采购商的眼球。东莞优秀鞋业副总经理王辉对此十分看好:“以前我们想进入一个商场,想见到商场的商品部经理都很难,原因就是单一品牌的力量太小。现在有了品牌联盟,东莞的鞋业形成了合力,甚至能直接与商场董事长直接对话。” 

  这还增强了企业与大型采购商议价的能力。文海斌说,鞋企转内销,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进场费和商场扣点。按照行业通行的规则,商场会抽取销售总额三成左右的扣点。而通过品牌联盟的谈判,商场的扣点可以下降到22%左右,这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未来10年,如果我国每年有1000万个农民工转化成城市居民,将会产生100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若按每个农民工的消费能力将提高3.5倍计算,中国内需市场的蛋糕就将增长3.5倍,这就能支撑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

  珠三角企业能否杀出重围冲进国内市场,成为考验政府的一道新课题。去年,广东出台了《关于推进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出台后的一年间,过度依赖外需的格局已有所改变。据统计,2009年广东外资企业内销总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32.7%。外贸依存度比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

  现时发现,一直以来扮演着“后厂”角色的珠三角,开始希望成为“前店”,以帮助数以万计的企业踏上内销之路。业内人士表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大部分商品都来自珠三角,其中最主要是东莞制造。东莞有制造业的优势,地理位置甚至更优越,为何不能自己打造一个服务东莞制造的大市场?

稿件来源:服装界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求生存阶段需要多变经营思维——走访广州制衣产业集中地 2022-10-21
  • 珠三角外贸动向一线观察:外资增量保持增长 外企看好发展机遇 2022-07-19
  • 疫情反复集体增速放缓 佛山纺织业产业集群协同升级加速“自我革命” 2022-07-05
  • 复工复产“抢”回订单,疫情下东莞纺织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22-04-19
  • 东莞沉浮:服装工厂大退潮,年轻人涌入SHEIN和TikTok疯狂掘金 2022-03-10
  •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用工紧张,招工不易 2022-02-17
  • 订单充足人手不够!珠三角企业开年忙招工,使出这些招数 2022-02-15
  • 珠三角多地迎最严限电 企业主翘盼“用电自由” 2021-09-27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