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报警系统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鞋类产品被欧美通报召回共计31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91%。化学危险是鞋类产品被通报召回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通报召回比例的82.48%,而其中大多数为富马酸二甲酯超标。 2009 年鞋类出口在我国出口额中占比达到2.33%。今年前4 个月,鞋类出口96.8 亿美元,增长14.7%,欧美通报召回却增加了四成。而作为近年来影响颇大的贸易摩擦案件,“输欧盟鞋案”被业界普遍认为将对未来中外贸易关系产生示范性影响。鞋类出口企业一方面面临反倾销税率提升的困扰,另一方面在鞋品安全方面屡遭质疑。 近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质量标准处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鞋类有害物质限量》即将进入审批程序,如果该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批,将对我国制鞋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该标准的实施会使行业检测成本提高,但对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