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6月份劳动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日本6月份实际工资同比增长1.1%,时隔27个月再次出现正增长。然而分析人士认为,6月份实际工资增长存在暂时性和偶然性,在日本央行政策走向不确定影响下,日本个人消费低迷的状况能否得以改善仍然值得进一步观察。
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发布前一天,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出现担忧情绪,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加之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此前同时打出了上调政策利率和阶段性减少国债购买额两张牌,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飞速上涨,日本东京股市出现断崖式下跌,牵动亚洲乃至全球部分地区国家股票市场低迷。有分析认为,日本厚生劳动省在8月6日开盘前公布实际工资转正的数据,有拯救股票市场、印证央行政策正确性、恢复民众信心的考虑。从实际效果看,8月6日当天的东京股票市场,日经平均指数较前日实现逆转,创出了历史最大涨幅。
8月7日,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日本央行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会上调利率,现在出现了比以往需要更加慎重考虑的因素。此前,有经济学界人士指出,在货币政策决定会议后的经济、物价形势展望说明会上,日本央行发表了倾向于年内将多次上调利率的意见,市场出现了10月份可能再次上调利率的预期。但内田真一的发言似乎调整了“鹰派路线”的预期。分析认为,这说明日本央行对此次政策调整带来的“塌方式”影响始料未及。
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动因之一是日元贬值、物价高涨对民众个人消费和实际生活的负面影响。虽然今年春季劳资谈判中日本取得了工资上涨,但“工资赶不上物价”依旧是阻碍民众消费的重要原因。由于日元贬值引发民众对物价高涨的担忧、能登半岛地震,加之日本大型车企数据造假导致工厂停工,日本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连续4个月环比负增长。日本央行希望通过调整利率促进日元汇率上升,从而降低高物价对民众消费的影响。有观点预测,日本二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有望环比上升0.6%左右。
分析认为,实际个人消费的上涨受政策刺激的一面较小,一季度汽车厂商停工的影响逐渐消失,才是支撑数据反弹的主要原因。日本央行视作成果的实际工资上涨存在暂时性和偶然性。实际工资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包括夏季一次性奖金在内的“特别支付工资”同比上涨7.7%,对工资起到了强烈的拉升作用。在这一积极因素消失后,7月份日本实际工资仍有可能再回到负增长状态。而真正实现实际工资平稳正增长,预计最早也要到9月份以后。也有观点认为,连续超过2年的实际工资负增长已经让实际工资水平出现了大幅下降,填补漏洞仍需过程,个人消费低迷的情况恐将持续。
此外,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引发的“黑色星期一”也给日本经济前景敲响了警钟。以日元汇率上升为手段改善高物价、缓解民众生活压力必须稳步实施,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不仅日元升值的积极因素短期难以兑现,还会造成金融市场波动的负面效果。对于恢复个人消费而言,最重要的是信心,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可能增加日本民众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央行的加息举措反而可能增强民众的观望心态。日本总务省最新公布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6月份日本两人以上家庭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8.09万日元,同比减少1.4%,为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这证明6月份的定额减税并未能对消费起到实际的提振作用,也侧面反映出日本民众的消费信心依然不足。物价高涨导致生鲜蔬菜支出下降5.4%,而政府补贴停止后电费价格上涨,也导致用电支出下降9.1%。尽管收入在增加,但消费支出却没有增加,总务省统计局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节约意识和储蓄意识增强。也有经济学界人士指出,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由于民众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企业将成本转嫁至物价的举措可能会更加谨慎,企业可能会以降低工资上涨水平的方式进行“对冲”,工资物价的良性循环动力存在衰退可能。
此外,日元升值对于涉外企业收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日本2024年上半年经常项目(海外商品、服务交易和投资)收支顺差为12.68万亿日元,较去年增长59.2%。贸易收支(商品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为赤字2.61万亿日元,赤字幅度缩小了49.6%。由于汽车、半导体设备出口增加,出口额达到50.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7%。企业从海外子公司获得分红的“第一次所得收支”顺差增加10%,达到19.2万亿日元,是1985年以来最高水平。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看似亮眼数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元大幅贬值造成的出口势头高涨,以及以日元换算金额的增加。对于高度依赖企业海外业务的日本而言,日元升值对于企业出口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海外收益下降是日本经济未来一段时期将要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