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陈志龙:招工难象征劳动力走向短缺

发表时间:2014-02-20      发表评论



正月十五一过,“用工荒”问题开始显现。据来自华东地区最大的劳务集散地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的消息称,初七开业以来,每天进场人数仅千人左右,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到,岗位多人少的问题凸显。

  民工到哪儿去了?“凤还巢”式的创业就业成为分流主渠道。江苏的宿迁、淮安是传统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当地制造业迅速崛起,地方政府每年都出台政策,留住本地青壮年劳动力,鼓励家门口创业就业。

  一位县领导说,过去春节只办一场在外成功人士茶话会,这几年每年都要办专场民工代表的团拜会,县领导要给他们敬酒,希望这些出去打过工、见过世面、开阔了眼界的“凤凰还巢”,效果不错,每年都能成功吸引不少农民返乡就近创业就业。

  沭阳县人口近150万,县领导说,随着苏北经济的振兴,产业转移过程中,传统农业县制造业加快发展,本地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强。许多人算本账,还是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更经济,在家乡工作更有归宿感,家庭也能照顾到。

  苏北的许多县,民工从过去净流出开始向流入变化。苏北的一些县级开发区现在还要托外地的职介机构帮助招人呢。一些老板带领导所有领导层上班第一天鞠躬迎候,到员工食堂发红包,都折射企业主对普通劳动者的重视。

  无锡一家长期从事跨省劳务中介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江苏的劳务输出县出不来人,连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劳动力供应都在收缩。一些劳动力缺口较大地方,为了安然渡过年初的用工荒,争抢“人头”,不仅用工企业要给职介公司按人数付费(前年700元一个人,去年800元,今年涨到1000元),有的地方财政也临时出台补贴政策。

  即便这样,一些公司想招到合适的人都很不容易,“初五我们就派人往河南、四川及西北等地招工,往年能做到4000人的规模,今年乐观估计只能招一半多一点,人实在不好招!”他说。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都面临劳动力供需数量和质态的矛盾。民工荒逐年加剧的背后,是过去较长时间内,洪水般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应正在日渐断流。劳动力由剩余向短缺转变的刘易斯拐点正在加速出现,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动力源(10.74, -0.31, -2.81%)是廉价劳动力。劳动力在数量上的无限供给和自身议价能力低,价廉物美,听话、吃苦耐劳,随你选,任你挑,工钱随你赏,赚钱就存,这种以低工资和低保障的“人口红利”支撑起了中国经济30年的低成本增长。当然,由此形成的高储蓄水平和高资本积累,使得依靠高投入的增长方式支撑起中国经济的腾飞。

  工业化中后斯以新型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为特征,全社会劳动力工资上涨是必然趋势,转型经济体都会经历劳动力从富余向短缺突变的“刘易斯拐点”。现在,这个拐点的脉胳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日渐减少,最后直到枯竭,没有可转移的劳动力。

  “刘易斯拐点”的经济学前提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格局,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以低成本持续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等到非农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就会发展成为一体化相对均衡的现代经济体。应该说,经济增长和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根本原因。而这一拐点的临近又倒逼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2004年以前,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普遍较低,从区区三五百元到现在的三千元,标志着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进入一个相对公平的时期。当然,这中间也数度有过激烈的劳资搏弈,农民工对长期的低工资和恶劣就业环境有无声的反抗,有对城市高成本生活的无奈逃离。

  但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企业主仍幻想民工可以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拿最低标准的工资,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继续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那这样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

  国情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劳动力存量依然较大,虽然成本上升不可阻挡,但供需及劳动力价格有弹性。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以购买力评价衡量的中国劳动力工资报酬仍处在较低水平,“人口红利”还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有助于倒逼人口政府的调整,如多个省市已经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灵活调整,“二胎”问题开始破冰。“刘易斯拐点”对推进传统产业优化,促进企业在员工待遇和福祉上的改进,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当然,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终身教育提高全民劳动技能,同时要打破户籍藩篱,破除城乡自由流动壁垒,让农民公平而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稿件来源:新浪财经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技改东莞样本:机器换人后人才更缺 传统企业主羡慕对于高新企业的影响 2017-09-12
  • 广东遭遇技术性“用工荒”:东莞、佛山转型升级企业技工难求 2017-02-15
  • 陈志龙:摆脱“中国制造”的浮噪症 2015-03-12
  • 陈志龙:央行此次降准是中国版QE吗? 2015-02-05
  • 陈志龙:人民币再不贬值吃亏的是自己 2015-01-29
  • 劳动力市场遭遇刘易斯拐点 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 2014-02-27
  • 浙江服装企业开出万元月薪招工 廉价劳动力时代一去不返 2014-02-27
  • 用工荒再袭珠三角 劳动力与产业结构需双调整 2014-02-24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