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所以强硬,是因为中国从第一次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以来,历经七年推进了相关准备,核心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打造没有美国也能生存的经济。2018年至今新增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每年对美出口额的两倍……
特朗普政府于美国东部时间14日凌晨0点1分(北京时间下午12点1分)将对中国的追加关税从145%下调了115%。对800美元以下的小额货物征收120%的关税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也一并降至54%。面对中国的反制,美国并未再反击,而是退让了。
美国对中国的追加关税目前是10%的基础对等关税税率,再加上之前以打击非法药品为名设定的20%,总共为30%。
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中国则采取了全面抗争的姿态而非谈判解决。美国将对等关税提高至84%、125%,中国就以相同水平回应,最终美方对中方的追加关税达到了145%。
中国之所以强硬,是因为中国从第一次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以来,历经七年推进了相关准备,其核心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打造没有美国也能生存的经济。
中国对美以外国家的出口额在2018年至今的六年间增加了超过1万亿美元,总出口额达到约3.6万亿美元。新增的出口额相当于中国每年对美出口额的两倍左右。
在进口方面,自2018年以来,中国也减少了在粮食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大豆方面,中国加快了从巴西等国家的多元化进口;在小麦方面,则支援中亚等地的生产技术开发。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下,中国还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这既是为了应对高端领域对华禁运的准备,也是为摆脱劳动密集型出口经济。
中国还有时间上的胜算。如果这是场谁能忍得更久谁就赢的“胆小鬼游戏”,即便自己受伤,只要比对手撑得久也能胜出。
其中一项关键考量是2026年秋的美国中期选举这一“民主制度的最后期限”。尤其是在选举前,美国民众最为重视的圣诞购物季将至。每年大量小商品从中国出口,而订单高峰期通常在6月。
若超高关税持续下去,美国消费者可能在年底面临“商品短缺”,届时将清楚看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失败,这是一种最坏的情况。
中国还有效利用了稀土等战略物资。中国在稀土生产方面占全球约70%,在冶炼环节则占到90%。没有稀土,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武器工业都将难以为继。
中国所推进的“准备”的最终目标,是中国共产党长年夙愿的台湾统一。中国已明确表示,若台湾走向独立,不排除采取军事手段。俄乌战争后俄罗斯遭受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危机意识。
摆脱对美依赖,对中国来说是带着强烈意志推进的重要战略。而在这面前,特朗普式的谈判手法暴露了其局限性。
所谓“先发制人让对方畏惧,然后根据社交媒体和市场反应调整策略”的威胁式手法,在面对已经做好准备、甘愿承受伤害的对手时,反而适得其反。特朗普“强者”的形象受损已是事实。
虽然美国的对华追加关税已降至30%,但对于中国的出口产业来说,负担依旧沉重,未来谈判走向也仍未可知。
尽管作为最大出口商品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未被纳入对等关税的适用范围,但相关工厂的海外转移已在进行。如今跃居出口第三位的中国电商平台SHEIN(希音)和Temu等“小额货物”相关的工厂,今后也可能面临迁移或倒闭潮。
其引发的工人失业问题,即便只是转型过程中暂时性的现象,也势必侵蚀中国当前的经济基础。中美双方在这场关税战中所付出的“面子”代价,仍未看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