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发布数据,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二季度以来呈逐步回暖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微刺激”、人民币贬值、海外市场的陆续复苏,利好相关进出口行业,外贸形势有望进一步回暖,不过与全年7.5%的增速目标相比,仍有很大距离。专家认为,“保外贸”的主基调应更注重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激发市场内生性的力量。
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出现“双降”,属2009年来首次。二季度数据反弹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贸下滑的幅度,但离完成全年7.5%的目标还有距离。
5月,国务院为实现2014年外贸“保增长”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随后海关总署以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配套措施,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保外贸”之战应重在调结构,主基调不应是简单地提供优惠政策,而是更注重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激发市场内生力量。
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莉表示,当下应注重在稳外贸基础上解决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外贸持续发展,减少优惠性政策,增加鼓励性政策,更偏重调结构和转型升级,激活市场动力。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内有利的全球增长前景将为中国出口行业的稳步改善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