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贸区可采取“保税区+离岸金融中心”模式 为金融改革探路 |
|
| 发表时间:2013-09-04 发表评论 |
|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博士称,上海自贸区可以采取“保税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做法,既赋予自贸区新的业务范畴,也可以试水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为未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探索可行之路。 金融时报周三援引赵庆明的话称,在离岸金融方面,大体可以有以下四方面尝试,包括通过制定较低的准入门槛,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区内;实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实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并完全放开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衍生品交易;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他认为,改革就有风险,尤其金融改革和开放,相比实体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可能蕴含着更大的风险。但是风险问题不应该阻止也从未能阻止改革的步伐。 “相比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地人民币离岸中心,在我国自贸区内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更有利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监控和管理,更能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经验。”赵庆明称。 他提到,对于区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不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央行也不必对区内银行提供人民币流动性;允许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利率自由定价;人民币存款资金应限定为区内企业和个人存款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存款,贷款对象也应限制为区内企业和个人以及境外企业和个人。 他并认为,区内企业从境内获得的资本金和货款可以入账,但是禁止或严格限制从境内借贷;区内个人的工资收入、其他合法收入以及海外收入可以开立人民币账户,但是禁止将个人在境内的人民币资金转存该账户。还可以放开所有的基于人民币利率的衍生品交易。区内各交易主体之间以及他们与境外之间的资本项目自由交易,货币自由兑换。 中国国务院近日已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务院常务会议此前于7月3日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该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 **先试行再推广** 赵庆明强调,人民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的,即利率、汇率实现市场化和资本项目高度可兑换,但是从当前市场化程度不高、可兑换程度有限的现状来看,要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如何推进却是个问题,可选择的路径似乎也有多条,但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往往带有全局性,贸然实现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风险太大,有必要在特定范围内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广。”他称。 他并强调,自贸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或市场,尽管监管部门会赋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权,监管相对放松,但并非完全放任不管,一般情况下会密切关注其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分析;在特殊情况下,则可以更改相应规则和业务范围,甚至完全予以关闭。 据21世纪经济报 道7月报导,天津滨海新区的自由贸易区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极有可能在一个月后确定最终方案内容。同时,天津已启动东疆二岛规划,计划五年内投资500-600亿元人民币填海造地40平方公里,作为天津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升级的空间载体。
|
| 稿件来源:路透社 |
|
|
|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
|
|
| 查看更多评论
|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
| |
|
|
|
| 图片新闻 |
 |
| 信息搜索 |
 |
| 分类查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