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人民币汇率暴涨 日元大放水热钱涌动

发表时间:2013-04-14      发表评论



  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板”,而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则成功跌破6.2关口,收于6.1950,创下自2005年汇改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同时,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却不容乐观,“3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口增长14.1%,远超预期。进口超预期增长导致3月出现贸易逆差8.8亿美元。”

  与此同时,日元汇率却上演了一幕令人咂舌的断崖式跳水,4月1日起的一个交易周内日元兑美元汇率狂泻超过10%。4月8日,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中间狂飙3353个基点,较前一交易日单日升值超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开动印钞机大肆推动本国货币贬值的同时,人民币承受着空前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快速升值,已经对我国出口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日元的大幅贬值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不排除在东南亚地区率先引发货币“竞相贬值”的可能。

  日元大放水

  如果人民币也加入竞相推动货币贬值行列,那么“货币战争”将难以避免。

  4月,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各国政要齐聚海南,国际外汇市场的目光却聚焦在持续“躁动”的日元上。

  4月4日,日元兑美元汇率突然暴跌,单日狂泻3.84%,这一下跌幅度也是2008年10月以来,日元兑美元最大单日跌幅。

  当日,日本央行利率会议传出的消息成为日元跳水的导火索。日本承诺在未来两年的时间内至少向经济体注入相当于1.4万亿美元的日元,在2014年底前的基础货币上增加近一倍达到270万亿日元。业界认为,这是继去年四季度日本实施“天量货币刺激政策”以来,又一次疯狂的货币投放。

  由于正值清明假期,人民币外汇市场4月4日、5日连续停牌,但清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做出迅速反应,8日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中间狂飙3353个基点,较节前单日升值超5%。

  在海口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金融”大腕们也纷纷对日元的激进策略表现出忧虑。投机巨鳄索罗斯直言,日本的量化宽松计划是一项冒险的试验,“过多的流动性会引发通货膨胀,迫使利率升高,进而导致日本债券购买计划的成本达到一个无法承受的水平。此前,日本政府更愿意忍受经济停滞。”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国际汇市的剧烈动荡,中国的态度却越发“淡定”。

  “我们几乎没有从博鳌论坛上,听到任何来自官方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声音。”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现在汇率问题异常敏感,监管者更希望看到的是人民币保持平稳,甚至在容忍范围内进行小幅升值。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跨境资本、热钱正在竞相追逐强势人民币资产,进而推动人民币产生进一步升值压力。

  赵庆明认为,如果人民币也加入竞相推动货币贬值行列,那么东南亚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爆发大规模货币“竞相贬值”的“货币战争”将难以避免。

  中国出口承压

  快速贬值的日元,也对中日贸易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人民币兑全球主要货币大幅升值的同时,中国的出口则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根据海关总署4月10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3月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0%,符合预期;进口增长14.1%,远超预期。进口超预期增长导致3月出现贸易逆差8.8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自2012年2月以来,时隔1年首次出现单月贸易逆差。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数据异常靓丽,而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背景下,强劲的出口势头能否延续,值得怀疑。

  奚君羊判断,每年一季度通常是贸易的高增长期,贸易量提升主要是受季节因素影响。同时,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前期基数过小。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认为:“美国经济的企稳给中国的出口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尽管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较好势头。不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日元加速贬值等因素将进一步恶化中国产品海外竞争力,低附加值产品海外销售状况将受到不小冲击。”

  快速贬值的日元,也对中日贸易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博鳌论坛的“货币政策反思”分论坛上表示,日本现在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了。“中国经济过去这几年的增长可以看到影响,如果今后日本实行更宽松的政策,因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也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所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公开披露,“从去年6月份开始,中国对日本的月度进出口呈现了持续同比下降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对日本的贸易又下降了10.7%,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本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将通胀目标上调至2%,这加速了日元贬值。”

  郑跃声同时强调,“中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7%左右,中日双边贸易下滑或者贸易受到影响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

  但部分分析人士认为,中日间的贸易往来比重远超官方公布的数字。赵庆明告诉记者,中日间贸易的进行方式大量是转口贸易,香港则是转口贸易的中间跳板。如果把转口贸易因素计算在内,汇率引发的中日贸易摩擦将会显著得多。同时,韩元、新台币等东南亚主要货币也已经加入了“货币贬值”竞赛,我国出口承压越发明显。

  热钱暗流涌动

  一季度异常急剧放大的进出口数字背后,热钱充当了重要推手。官方很难给出统计数字,进出口数字异常的背后,是国际资本的暗流涌动。

  根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分析认为,“2013年内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将达到2.5%。”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的同时,国际热钱也在加速对人民币资产的追逐。

  4月10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6.832万亿元人民币。据此计算,当月外汇占款增加2954.26亿元,较上月的历史最高水平回落57%。2月份外汇占款为连续第三个月增加,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重,国际热钱将加速流入中国。

  实际上,一季度异常急剧放大的进出口数字背后,热钱充当了重要推手。

  “根据我们的观察,一季度进出口数字存在泡沫成分。”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告诉记者,他认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出口数字上存在夸大现象:有些外贸企业,如做鞋业出口的,成品经过香港中转到境外,最后又以进口的方式在香港转一圈后,又回到了中国内地。

  这些因素究竟在进出口贸易里占了多大比例,鲁政委表示,“官方很难给出统计数字,进出口数字异常的背后,是国际资本的暗流涌动。”

  对此,赵庆明则直言,中国的出口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热钱支撑”。

  “我国资本项目实施高度管制,贸易则成为热钱入境的最直接渠道。一些企业虚报出口,让热钱入境闸门洞开。从去年四季度起,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重,热钱提速进入中国。日元汇率急跌之后,盘踞在东南亚的热钱,流入中国在所难免。即便二季度进出口数据出现回落,但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热钱依然会大量跨境进入。”赵庆明判断。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2025年1-4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5-10
  • 2025年1-3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20
  • 2025年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11
  • 2025年1-2月份中国化学纤维纺织原料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4-10
  • 2024年1-12月份中国化学纤维纺织原料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2-21
  • 2024年1-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2-21
  • 2025年1月份越南纱线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2-21
  • 2024年1-11月份越南纱线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1-2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