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谭浩俊:目前没必要出台刺激出口政策

发表时间:2012-09-12      发表评论



  9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9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2.7%;而进口额则出现了2.6%的同比下滑,这也是中国自2009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进口额同比下降的情况。有分析认为,这一数据加剧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看法。

  进口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需求的不足,甚至是需求的萎缩,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衰退。衡量进口指标是否正常,不仅要看进口额的增减,还要看与出口是否协调,是否保持均衡状态。如果进口与出口能够保持相对均衡的状态,即便进口出现了下降,也可以看作是正常现象。

  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处于相对清冷的状态,出口增长速度逐月放慢,进口增长速度也在逐月放慢,以至于到8月份,进口还出现了负增长。如果单从指标本身以及对中国经济进行单方面分析,确实让人担忧。但是,如果将这种现象放到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中进行分析和研判,问题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其他经济体,经济都处在比较严峻、比较清冷的状态,谁也不可能出现给人带来兴奋和刺激的经济数据。

  在出口问题上,中国产品出口的三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和日本,美国虽然没有出现欧洲那样的经济困难局面,但是,经济复苏的迹象并不明显。去年曾一度出现过复苏的征兆,就业、经济增长等都有了一些改善,很快地,就在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干扰下,重新回到了低迷状态,失业率也开始上升。也正因为如此,有关QE3的传闻,就在持续不断地冲击着市场,冲击着其他国家对政策的把控。更重要的,为了维护本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美国在加大制造业转移、资本外流控制力度的同时,还通过贸易保护手段,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产品的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能够确保不出现负增长,已经相当不易。

  而从欧洲的情况来看,整个欧洲陷入一片萧条,市场严重低迷,需求严重不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国内部的矛盾也在加剧。如果此时中国对欧洲、特别是欧盟的出口还能保持高增长,那就真的是奇迹了。显然,这样的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中国对欧洲和欧盟的出口速度放缓,也就太正常不过了。

  至于日本,虽然从表面看,日本的经济没有坏到欧洲那样。但是,情况也不乐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日本经济许多内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在频频爆发。特别是钓鱼岛问题的出现、矛盾的加剧,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将陷入历史少有的困境之中。如果日本一意孤行,继续做出各种让中国人无法容忍的行为,那中国和日本的贸易进出口也将陷入历史低点。指望加大对日本的出口力度,在短时间内已经没有可能。

  能够给中国出口带来希望的,只有新兴经济体国家和亚洲、非洲的部分国家。而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需要也在逐步萎缩,不可能有明显的增长。即便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也不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出口持续低迷,很多人都在建议,应当尽快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由目前的13%-15%提升至17%,以刺激和鼓励企业加大产品出口力度。笔者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在整个国际市场都十分低迷的情况下,用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手段,等于是将中国的利益转让给外国,把中国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转让外国企业和公民。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将这些税收让度给本国企业和公民呢?

  要知道,刺激出口,提高退税率并不是唯一手段,让人民贬值,使人民币汇率更加顺应市场变化,也是鼓励和刺激出口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更符合目前国际市场的形势,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倒是在进口问题上,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生产性投资力度,特别是引进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更应该出台一些减税让利政策,让企业借机引进一些好的设备和仪器,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和工艺,从而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切不可过度在意进出口额的增长或减少,而要将中国的进出口置身于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客观、冷静地分析进出口情况,尽可能地保持进出口的均衡和协调。只要进出口能够保持良好的均衡和协调状态,中国的进出口工作还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也不会对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稳定增长过程中,也要正确把握投资的力度,不要因为增长而放任投资、盲目投资、过度投资。毕竟,政府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对生产性投资和民间投资也会产生限制和压制作用的。中国现在并不缺政府性投资,而是缺生产性投资。鼓励进口,则是启动和拉动生产性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稿件来源:中国网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2025年1-4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5-10
  • 2025年1-3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20
  • 2025年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4-11
  • 2025年1-2月份中国化学纤维纺织原料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4-10
  • 2024年1-12月份中国化学纤维纺织原料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2-21
  • 2024年1-12月份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出口金额汇总表 2025-02-21
  • 2025年1月份越南纱线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2-21
  • 2024年1-11月份越南纱线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统计表 2025-01-2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