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制造”在日本:一组面孔缺失的群像

发表时间:2012-08-04    作者:赵向阳  发表评论



  迷失东瀛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中日间以纺织贸易为代表的贸易量迅速扩大。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日本进口的纺织品中有82.2%来自中国。

  不过,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却让他们“爱恨交加”。“对于中国制造,我希望它们的品质能够稳定一点。”日本樱花文具社社长西村贞一表示:“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你不断监督它,盯得稍微放松一点,其产品品质马上就掉下来了。”

  而这也是中国制造在日本的最大风险所在。西村贞一表示,在所有的供应商中,中国供应商是最便宜、量最大的,同时也是最“不靠谱”的。

  尽管中国制造在日本无处不在,但它们是一群没有面孔的产品,即所谓的“made in china,made by japan”。2012年7月8~11日,联合环球市场集团暨GMC优质制造商联盟组织的“向世界出发”活动来到日本,记者在东京、大阪详细考察了中国制造在当地的情况。请看本期专题。

  东京时间早晨6点,清脆的闹钟声响起。家住大阪的上班族藤田法子拨停响铃,睁开惺忪的睡眼去洗手间盥洗、化妆。早晨7点15分,藤田法子已经用过早餐,穿上整洁的工作服挤上开往公司方向的地铁。

  作为一位日本普通消费者,藤田法子并不知道,她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来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制造业大军中,它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比如,每天叫醒她起床的闹钟,是大阪街头的百元店买的,在那里,大部分商品从中国采购;而她洗脸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纺织品也来自中国。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日本进口的纺织品中有82.2%来自中国。

  然而,颇为令人尴尬的是,对于生活不可或缺的中国制造,日本消费者往往忽视它们的产地。“中国制造在日本是一个缺乏面孔的群体。”日本流通科学大学教授辻美代表示:“由于缺乏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日本民众很少关注他们所用的商品到底是made in japan或者是made in china。”

  这便是中国制造的纠结之处:价格便宜,出口量大,但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往往扮演着“为别人作嫁衣裳”的角色。2012年7月8~11日,联合环球市场集团暨GMC优质制造商联盟组织的“向世界出发”活动来到日本,记者在大阪详细考察了中国制造在当地的情况。

  大阪是日本的经济中枢,经济地位仅次于东京。轻重工业综合发展,以机械、电机、化学、钢铁、金属加工、食品、纺织等工业为主。以大阪为核心的日本关西产业界与中国联系密切,不少大阪工业企业在中国内地设有工厂。

  无处不在的made in china

  在产业层面,中国更是日本主要的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基地。

  “经常有国内的女孩来日本旅游,让我带她们买Hello Kitty的产品。在她们看来,只有日本产的Hello Kitty才是最正宗的。其实我想告诉她们的是,基本上日本市场上百分之百的Hello Kitty都是made in china。”在日本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中国女孩朱莹介绍。

  朱莹1995年来日本留学,之后便留在日本工作。对日本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了中国制造,生活将会变得很麻烦。日本人刷牙用的牙具、洗脸用的毛巾、身上穿的衣服、上班用的办公用品、家里陈设的家具,甚至户外的烧烤用具和帐篷都是中国造的。

  记者在大阪市亲身体验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大阪市梅田区当地一家叫做yodobashi的家电卖场,除了一些手机、家用电器等日本本土品牌之外,其余如电脑包、插线板、充电器等外围设备均来自中国。

  在大阪街头,有一种叫做“百元店”的杂货店,其中销售的商品售价均为1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元),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大部分来自中国,深受日本消费者喜欢。此外,日本街头还有一种叫做“激安”的杂货店,日本导游告诉记者,“激”就是非常的意思,“安”就是便宜的意思,店内的商品也有很多来自中国。

  在产业层面,中国更是日本主要的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基地。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之后,中国便取代了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商品输入国。2011年,日本对华的商品进口额约为1834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排名前五位的商品为:电器设备、普通机械、服装及辅料、各原料制品以及化学制品。

  价格低廉 品牌缺失

  尽管中国制造在日本无处不在,但它们是一群没有面孔的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它们产自何方。

  多数日本消费者和产业界人士对中国制造的评价是价格低廉。朱莹在1995年刚来到日本时发现,中国虽然价格低廉但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很多日本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会格外留意商品的产地。“当时中国货大部分集中在一些销售低端商品的超市和路边小店”。朱莹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达和品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也开始进入高端的百货商场。“百货商场中像一些如Polo、Tomy等高端服装也都是made in china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朱莹表示。

  在朱莹看来,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包括她在内的当地消费者已经很少去关注这个产品究竟是否为中国制造了,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然而,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让他们“爱恨交加”。“对于中国制造,我希望它们的品质能够稳定一点”。日本樱花文具社社长西村贞一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你不断监督它,盯得稍微放松一点,其产品品质马上就掉下来了。”

  创办于1921年的樱花文具是日本著名的文具和绘画颜料生产商,其核心产品均在日本国内生产,而将一些产品外包装、封套等材料外包给中国内地、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中国制造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缺点是品质无法保证,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风险。西村贞一表示,在所有的供应商中,中国供应商是最便宜、量最大的,同时也是最“不靠谱”的。

  另一方面,品牌的缺失使得中国制造无法跻身于日本消费者心目中的主流品牌。“尽管中国制造在日本无处不在,但它们是一群没有面孔的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它们产自何方。”日本流通科学大学教授辻美代对记者表示。

  目前,在日本市场的中国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大超市、卖场里销售的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另一种是,日本当地的品牌,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加工之后再运回日本进行销售。对于后者,辻美代称之为“made in china,made by japan”。

  事实上,早在10年前,中国的知名品牌海尔就来到日本市场试图打开品牌影响力。不过在辻美代看来,海尔在日本的品牌战略并不成功。“与中国消费者观念不一样,日本消费者认为,国产的才是最好的,进口的并没有国产的好。因此,在家电制造业异常发达的日本市场,海尔并没有太多竞争力。”辻美代表示,在日本消费者心目中,海尔是款价格低廉的中低端品牌。

  成本上涨 转型在即

  我们打算将工厂设置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过中国依然是我们主要的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5月,日本领先企业集团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将与越南国家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合作,在越南北部的南定省建设一个纺织纤维厂。他们将在南定省Bao Minh工业园建一个现代化工厂,厂房建设将很快开始,工厂可能明年投产。工厂总投资1.2亿美元,将创造大约3000个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跨国制造商们将订单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等。

  “人民币的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令我们对中国制造产生担忧,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我们打算将工厂设置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过中国依然是我们主要的供应商。”伊藤忠商事会社社长助理桑山信雄告诉记者。

  多家日本企业负责人表示,正在考虑在东南亚国家建设工厂,不过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消失。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不仅仅是产品的加工地,更是原料的生产地。以纺织业为例,中国的棉花产量和化工纤维产量在世界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越南、缅甸等新兴国家人口数量有限,随着更多的企业到当地投资建厂,其人力成本马上会被炒起来,价格甚至高于中国。

  即使如此,中国制造业仍无法回避转型压力。桑山信雄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方向是要着手提高产品品质。而辻美代则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重点应放在品牌建设上面。

  以海尔为例,它之前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并不成功。2011年海尔并购三洋电机,并主推旗下AQUA品牌的冰箱和洗衣机。辻美代表示,海尔在用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打响自己的品牌:先主推AQUA,让消费者熟知,待接纳之后,再过渡到海尔本身。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在市场波动中保住利润,浙江制造业老板们如何应对? 2023-01-25
  • “世界工厂”东莞:你究竟有多少料? 2022-05-09
  • 国货二十年“假洋牌”史:换个外国名,身价就值上百亿? 2022-01-12
  • 加快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 六部委拿出了哪些重磅利好 2021-07-05
  • 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 中国如何力避“断链”与“脱钩” 2020-10-08
  •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终结? 富士康紧急辟谣!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08-14
  • 疫情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靠什么?专家深度挖掘 2020-04-19
  • 大湾区制造业有序复工“进行时” 保卫全球产业链运转 2020-02-18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