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洋品牌在华集体遭遇信任危机 双重标准引发质疑

发表时间:2012-03-29      发表评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遭遇“3·15”信任危机后,3月22日麦当劳(微博)北京三里屯店悄然重新开业,并且在其店外用易拉宝张贴道歉信,“对于我们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请您接受我们诚挚的道歉。”在中央电视台“3·15”晚会节目中,麦当劳三里屯店被揭露鸡翅超过保温期后不被取出、甜品派以旧充新以及食材掉地上不加处理继续备用等。节目播出后,麦当劳通过微博致歉,表示将对这个个别事件进行调查,以行动向消费者道歉。在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除了麦当劳,还有家喻户晓的超市巨无霸家乐福。洋品牌又一次集体在中国遭遇信任危机。

  洋品牌一度在国人心目中是高质量、高价位,更是高品牌。现在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不断变坏,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商品问题增多,关不上门的西门子(微博)冰箱,虚抬价格到减少气垫的耐克篮球鞋,后尾灯缺陷的丰田汽车……不一而足。洋品牌在国人心目中失去了昔日的光环,褪去了色泽。

  中国社科院2011年11月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称,被选中评价的300家企业,26家得分为0甚至负分企业中外资企业占了大头,共有19家。其中,阿迪达斯、戴姆勒·克莱斯勒、可口可乐等均“榜上有名”。

  洋品牌到底怎么了,为何在中国市场变坏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洋品牌的问题还是出在外商自己身上,并非是受国内市场的影响。

  或许会有外商或国人认为,是中国的质量环境使然,更是诚信和道德缺失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笔者以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倒是有洋品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之嫌。

  让我们看一个事例。2011年1月,家乐福被曝光涉嫌价格欺诈,其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对此,国家发改委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或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一些洋品牌的小算盘很难逃过规则的惩罚。相反,中国许多品牌却步步为营,通过重视质量,提升品质,一跃成为国际品牌。

  洋品牌变坏还是自身不检点,是自己坏了名声,而非别人的错误。

  首先,洋品牌的双重标准害了自己,对发达国家输出的产品是一个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却是另一个标准。尽管解释为参考本土标准和消费国的实际,其实就是降低了产品的标准。

  其次,某些洋品牌心目中对中国消费者存有的不平等念头。由于洋品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标准不统一,意味着消费者享受不到与发达国家同等的待遇,结果更肆无忌惮。

  再之,洋品牌享受某些特殊“优待”,让其找不到北,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既然不诚信的违法成本很低,为追求高利润而偷工减料就在所难免,于是洋品牌一再“失身”。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中国市场“洋品牌”缘何屡陷“质量门” 2014-07-23
  • 多数服装“洋品牌”系国内生产换标签 洋商标注册费不过万元 2014-03-17
  • “洋品牌”服装中国造 男装成重灾区 2012-04-05
  • 假冒高档服装最多 过半出自广东 2012-03-28
  • 洋品牌身陷“质量门” 纺企进口要“多根筋” 2010-04-0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