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议价权决定生存权——人民币加速升值20% 中小纺企或临生死考验

发表时间:2011-05-03    作者:胡群  发表评论



  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50至6.4990,今年以来人民币已升值1.90%。如此迅速的升值,对中国出口型企业产生了多大影响?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人民币如果快速升值,20%的中小企业可能会死,20%的企业努力基本可以实现产业升级活下来,60%的企业可能在成功转型的边缘上徘徊。

  议价权决定生存权

   “虽然我们公司在风能发电机方面拥有部分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也较高,毛利润率大致为30%,由于人民币升值,目前成本压力很大。虽然国家在新能源方面有补贴,但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产品的价格正在失去竞争力,近几个月来市场占有率有下降趋势。”陈超对记者表示。陈是一家生产风能发电机的浙江企业的外贸经理,其公司的产品出口欧美、澳大利亚等地。

   不是所有机电行业的出口企业都明显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广州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的杨瑾旭正在布置一场活动,在现场中他匆匆对记者说,公司暂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我国很多行业产品出口时的结算价格,这对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型中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杭州某窗帘公司是全国知名的窗帘制造企业之一,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各国。其下属的一家专门经营出口公司的一位刘姓经理向记者介绍道,公司整体运行还可以,只是利润相对以前薄了很多,之前可能会有10个点利润,现在只有5、6个点,最差的时候甚至只有2、3个点。迫于成本压力,产品价格虽有小幅提高,但市场反馈提价空间有限。基于对预期的不确定性,公司难以通过购买更先进的生产线以提高生产率,一切都只能再等等看。

   相对于上述这些拥有一定生存空间的企业,有些来料简单加工的企业则困难得多。

   DavidGao在上海经营一家外贸中介公司,长年从美国一些零售店接订单,在国内找订单加工单位,产品一般都是仿制美国市场上较为流行的小商品,从服装玩具到五金用具不一而足。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大部分外贸交易额下降,甚至停滞,但由于他经营的商品大都是家庭日用品,美国人失业率上升,家庭生活渐多,日用品生意不降反升。但从今年年初起,虽然他还能从美国拿到订单,可很少有企业愿意为他代工。

   “现在工厂的毛利15%左右,由于人民币升值,再加上原材料、土地成本及运输成本上涨,总成本甚至超过15%,企业不开工至少不亏损,如果开工则很难保证盈利。另外,由于我们的订单一般都是半年后才交货,以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很多企业即使有少量盈利,也不敢贸然接订单。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给出口型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八成中小企业或将处境艰难

   人民币加速升值犹如烈火之上的铁锅,大部分出口型企业正是铁锅里的蚂蚁,即使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尚能支撑铁锅的热度,但烈火却越烧越旺,如此下去势必有部分企业被炙烤而处于生存边缘。

   学者管清友称,他较为认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专栏) 的观点:即对于中国这样的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的国家,汇率升值的趋势难以改变;外向型企业会及时调整出口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加快产业转型,这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汇率调整带来产业结构的改善将会帮助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渐进式汇率改革在我国是可行的,制造业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渐进式汇率改革明确了企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为制造业升级和转型也留出了缓冲的余地。

   “汇率要改革,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一直觉得,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第一是收入分配改革;第二就是要素价格及汇率改革。我们的结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问题,说到底,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就是要素价格改革和汇率改革。”管清友表示。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一般贸易的企业影响巨大,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却很小。

   “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方式。2010年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3300亿美元,一般贸易逆差472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贸易80%以上是外向投资型企业,一般贸易65%左右是国内企业。今年一季度一般贸易的逆差接近于去年全年。加工贸易产品价值70%~80%在国外创造,国内也基本是外商与外商之间的配套。加工贸易在国内需要用人民币支付的成本是很低的。无论人民币升值多快,对加工贸易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影响很小。”张燕生表示。

   在企业生存方面,张燕生谈到了产业升级,他认为很多企业都在朝这方面努力,但实际上这是中长期调整,而非短期能解决。“就像你很难要求三岁的孩子去做十八岁的事情。”

   “人民币如果快速升值,20%的中小企业可能会死,20%的企业努力基本可以实现产业升级活下来,60%的企业可能在成功转型的边缘上徘徊。”张燕生说。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地“中国轻纺城”门可罗雀 出口成交量锐减两三成 2012-07-08
  •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 2012-05-16
  •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加工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 2012-05-10
  • 新兴市场抢单艰难——转型中的纺服业:内销市场能否成救命稻草 2012-04-06
  • 品牌之梦的起跑线——服装标准化: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 2012-03-27
  • 资金周转陷困局——融资难:压倒服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2-03-27
  • 纺织业:举步于调整转型的十字路口 2012-03-26
  • 成本高涨 订单外流——纺织业:如何走出生死困局 2012-03-19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