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高顺差时代或将结束 实现贸易平衡仍任重道远

发表时间:2011-04-18    作者:朱菲娜  发表评论



  中国扩大进口正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热点词汇,分析人士认为,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将会成为常态,中国外贸将逐步走向平衡。

  一季度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口39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进口增幅持续超过出口。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今年一季度外贸出现六年来首次季度逆差,说明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向着希望的基本平衡方向发展。外贸逆差除了进口商品的价格涨幅高于出口价格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中国经济的形势向好、内部需求增加有关。

  中国扩大进口正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热点词汇,分析人士认为,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将会成为常态,中国外贸将逐步走向平衡。

  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

  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

  当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在“入世十年”论坛中提到,中国要做到两个并重——“进口与出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他表示,我国在保持现有出口和外资状况的同时,将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

  长期追求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致使我国大量货币被动发行,成为当前国内高通胀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10年,我国政府扭转了贸易发展战略,制定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平衡发展策略。“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条款,也暗示中国已经放弃了“奖出限进”的老思路,外贸政策正在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将更加侧重于进口。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分析,此次贸易逆差基本体现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向,体现了我国贸易平衡的格局正在动态平衡中逐渐改善。

  商务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贸易逆差基本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从过去单纯鼓励出口到鼓励进口、出口同时并重。现在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本项目和一些高新技术,有效弥补我国资源产品的不足,进口先进设备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改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同时,进口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此外,增加进口也能帮助中国削减巨额外汇储备,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另外,老百姓富起来了,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对此,政府可以降低关税,使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实现贸易平衡仍任重道远

  “目前来看,短期的、有多重外来因素影响的数据还不足以说明贸易方式的转向。”何伟文对记者说。一季度进口额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的,而非高端化进口的增长。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当前进口均价普遍上涨。

  一季度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是一般贸易项目产生的逆差,这种一般贸易项目主要是铁矿石、汽柴油以及大豆等原材料大宗商品的进口。根据海关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6341万吨,同比增11.9%;进口额达436.91亿美元,同比增39.1%,原油进口金额远比进口数量上升快得多。在整个一季度,大宗商品进口几乎都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势头。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传统制造业出口增速仍快于高新技术产业。海关数据显示,尽管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明显增长,但是传统大宗商品如纺织品、焦炭等的出口却增幅却更大。一季度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速均接近30%,而增速最高的为纺织品,增长32.7%。3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同比增长甚至超过了50%。

  我国的出口旺季一般集中在7月至10月,一季度可以说是暂时性的季度逆差现象,从去年的情况来看,4月份是贸易逆差转为顺差的时期。

  结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实现贸易平衡,仍然任重道远。

  贸易顺差占比的降低表明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中国经济将由外需拉动转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消费转为主导,尤其是内需消费。经济结构的转型一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增幅的降低。

  对此,世界银行国际贸易问题咨询专家赵龙跃的考虑是:“在强调扩大进口的同时,还应保持出口的稳定发展。解决内外平衡问题,不能靠大幅降低出口绝对量,而是要大幅增加内需特别是消费的拉动力,使顺差逐步收窄,从而让外贸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据悉,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将是我国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另据悉,目前多部委正在研究扩大进口政策如何落到实处,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鼓励机电等高技术设备进口、搭建中小企业扩大进口服务平台等。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2017年1-5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7-07-21
  • 2016年1-12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7-03-13
  • 2015年1-12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6-03-13
  • 2014年1-12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5-03-16
  • 2017年1-5月份中国化纤长丝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7-07-21
  • 2016年1-12月份中国化纤长丝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7-03-17
  • 2015年1-12月份中国化纤长丝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6-03-14
  • 2014年1-12月份中国化纤长丝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 2015-03-21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