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义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义乌企业和市场经营户遭遇国际贸易诈骗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有所增加,以此为背景,建立政府指导、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中介机构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对外贸易监测预警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在国际商贸城四区经营日用百货的何慧慧,每次接外贸订单之前,都习惯上“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jz.onccc.com)查询与自己合作的外贸公司的信誉情况。这不,一听说义乌经侦开通了微博(weibo.com/ywjzdd),她马上就加了关注。如今,像何慧慧这样的市场经营户不在少数。
“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是经侦大队为打击外贸合同诈骗犯罪,与商城集团合作开发的。该平台运行至今已有两年,日均浏览量达4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其后台数据库已储存了4000多家外贸公司资料,已发布140条案件侦破信息和190条外贸预警信息,并成功防范和侦破了香港啊赛尔图国际贸易公司、“方华”、欧洲奥斯龙公司、海晟贸易公司、凯利斯贸易公司等23起特大市场合同诈骗案件,直接为市场经营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达6600多万元。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平台的预警作用,今年8月初,经侦大队着手对预警平台进行改版升级,并广泛征求市场经营户的意见。升级后的新平台,将增添用户注册、外贸公司人员审核、在线沟通等内容,并对填报的外贸公司信息进行整合,不但进一步方便经营户查询外贸公司信息,还能大大提升预警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加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自去年11月贸仲义乌办事处正式成立以来,义乌市贸促会依托义乌市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和贸仲义乌办事处,以贸促动态为载体,向政府部门和企业传递大量政策法规、预警信息、经贸信息、国外商情,对外贸企业和驻义外商就国际贸易风险防范及国际商事调解和仲裁、规范合同文本的签订、涉外商事法律等内容进行了多次培训,并为不少外贸企业和经营户提供了法律咨询、国际商务敦促履约、调解与仲裁等服务工作。
今年6月,浙江省质监局出台《关于支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大力支持我市提升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小商品标准研究制定的能力,即为“义乌试点”量身定制国家日用小商品标准研究制定中心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