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压力齐施零利存活 珠三角外贸纺企:后危机时代遭遇的“严冬”

发表时间:2010-08-05    作者:秦菲菲/张牡霞  发表评论



   成本、政策压力齐施 企业“薄利润”、“零利润”存活

  如果说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外贸企业而言是难耐的“严冬”,那么现在对它们来说春天似乎仍然有些遥远。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用工成本增加、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多重压力的叠加,让不少外贸企业措手不及。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内迁,转型升级,还是转内销?每一条路似乎都不好走。

  “现在大家都说经济回暖了,中国已经率先复苏,其实我们很困惑。”嘉顺针织厂副总经理林小宁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觉得2008、2009年的日子最好过的。当时买原材料很便宜,我们的订单没有受影响,工人也比较稳定,但今年的情况比我们面对金融危机时更困难、更严重。”

  真实的故事似乎有些不符合人们的想像。坐在写字楼里,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似乎很容易得出判断:伴随着经济回暖,外贸企业的形势也会出现相应的好转。但记者在珠三角一带调研更直观的感受是,大量闲置厂房仍在空置的状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状况还比较少见。

  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用工成本增加、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多重压力的叠加,让不少外贸企业措手不及。“金融风暴时,我们采取一个应对措施——扩容。因为当时原材料的成本都在下降,我们采取扩容就可以把成本降下来,比较容易处理。而现在问题很多,就不知道怎么搞了。”林小宁说。 

  有订单不敢接

  “考虑到今年的经济形势、劳动力成本涨得很厉害,还有外围市场因素的波动,让我们不敢无限制地去接单。”——嘉顺针织厂营运总监陈铭

  订单,决定着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状态。然而,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的尴尬境遇是,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往往有订单也不敢接。保守接单,成了企业一致的举动。

  嘉顺针织厂是一家产品100%出口欧美的企业,其中对欧洲出口占65%,对美国占25%,日本、澳大利亚等占10%。陈铭向记者介绍,目前订单比去年同期大概增加了35%左右,但今年他们都不争取提前拿单。“同行也是这样,有些单子接下来是要赔本的。”

  出口企业从接到订单开始直至最终交货一般有几个月不等的周期。在这几个月内,成本波动就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拿嘉顺针织厂来说,从打版开始到出口共有6、7个月的周期,这中间就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往往签约时看似有利润的订单,到最终交货时已经没有了利润空间。林小宁说,今年开年时,企业本来很乐观的,但突然发现招工很难,工资上涨地也很厉害。但很多订单很早已经确定了,中间的损失就只能企业承担。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情况,记者在珠三角一带按照机电、纺织、轻工工艺品等出口大类,分别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后危机时代却有更强烈危机感的企业,不止一家。

  从事家具出口多年的港资企业东莞英记夹万家私有限公司,今年的日子同样不比去年好过。其负责人吕德新对记者说,从金融海啸开始,家具行业就遇到很大的困难。“去年我们还有订单,虽然订单的价格比较低,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也比较低,所以情况还好。”

  作为夹在产业链中游的生产企业,一方面对原材料上涨没有议价能力,一方面也很难对下游客户提出涨价要求。“今年我们仍用去年的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作为成本报价,但是基本上每一种材料都涨价,最低工资也涨了20%。我们和客户沟通希望价格上调,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涨1-2个百分点,大部分都不和我们谈判,所以现在有订单我们还要考虑接不接。” 吕德新说。

  原材料、人力成本双升

  “原材料价格涨得很厉害,现在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做,就要接受较高的原料价格;不做,就是关门。”——东莞英记夹万家私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德新

  作为针织厂负责人,林小宁对棉花价格变动十分敏感。去年以来,受棉花减产、出口大国暂停出口的影响,棉花价格一路上扬。今年以来,棉花价格更是不断刷新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价,数据显示,年初时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在14000元/吨左右,到7月份,已经攀升到了18000元/吨。

  林小宁说,今年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棉花涨价,又接连导致棉纱、棉布等服装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在企业收入来源没有太大改变的时候,支出部分却上升很多,企业利润被挤压得很厉害。

  木材占成本比重高达45%的家具企业在此轮木材价格上涨中所承担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吕德新介绍,其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60-70%。而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15%。

  以钢铁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润丰金属塑胶有限公司,今年也没有躲过被铁矿石推高原材料价格所带来的压力。润丰经理叶振波说,2009年底去鞍钢买原材料,大概是203美金/吨,最高的时候曾经到过700美金/吨,现在也仍要560-580美金/吨。

  除了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外,人力成本更是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2010年初全市270家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抽样企业给予新入职无技能员工的平均月薪为1215元,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期1050元,增长了165元,涨幅为15.6%。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后,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导致的“招工难”。

  7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智通人才市场,发现大约有三百余家企业在该人才市场设摊招聘,分布在B馆二、三、四层。在每个摊位上,少的有一、两个求职者在咨询情况,多的也只有五、六个人驻足等待,求职者并不是特别多。据智通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夏季企业招人总量一般不会减少,但求职者数量却急剧下滑,不少岗位无人应聘。

  一家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尚先生在招聘现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普工十分不好招,因为他们对薪资要求变高了,“现在普工基本都要1600-1700元,比年初涨了三、四百块钱。”东莞旭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于先生说,现在普工很不好找,几乎很少人来问过这方面的信息,“可能因为工人要求高了吧,找工作不仅要看待遇,还要看未来职业发展。”在这一轮工资上涨潮中,该公司也上调了普工待遇,由1400元每月上调到1500-1600元左右。“目前,广州市劳动力总量虽然充足,但结构性用工缺口的矛盾仍然突出,形成部分就业岗位充足、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 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在针对270家企业的专项调查中,超过七成企业春节后出现招工难问题。调查显示,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招工难”现象较为突出。企业最难招的工种为普通劳动力和技术工人。

  政策压力叠加

  “如果取消17%的全额出口退税,将会对公司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退税下调到14%,也会使得公司每年增加2000万以上的成本。”——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董事工场长李少锡

  金融危机时,稳出口、保就业的目标给了出口企业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然而时至今日,更多外贸企业不仅仅要面临成本上升,以及汇率、退税政策的调整,还要面对欧洲市场的不确定性,甚至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

  汇率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是个老生常谈,但却牵系企业命脉。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出现“松动”迹象。

  由于其服装主要出口欧美,陈铭说,嘉顺针织厂是用美元和欧元定价的,因此汇率变化给企业的影响很大。另外,除了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利润率的担心外,实际操作中最难的是短期内如何对汇率变化进行准确预测。

  在“汇改”三日之后,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也被取消。虽然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两高一资”产品,但逐步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率的趋势却也让不少企业开始担心。

  “如果取消17%的全额出口退税,将会对公司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下调到14%,也会使得公司每年增加2000万以上的成本。” 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董事工场长李少锡对记者算了一笔账。李少锡认为,随着经济的好转,国家可能又会下调出口退税率。“如果就业出现好转,出口退税率就有可能被下调。我们不希望政策老是频繁变动,如果是好的政策就不应该太多变动。”他说。除了汇率、外部市场的影响,在房地产调控影响下,东莞英记夹万家私家具又多了一重压力。虽然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市场,但还有部分用来内销的产品。吕德新说,在中央推出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楼房销售受到影响时,家具销售也自然受到了影响。

  企业微利生存

  “利润在2%-4%之间,如果管理不好,管理费用高一些的话,基本就是‘白做’了。”——润丰金属塑胶有限公司经理叶振波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外贸企业无论订单是否稳定,其利润率很难超过5%。特别是在成本上升压力挤压下,利润率降到1%、2%,甚至有的是零利润。陈铭介绍,以嘉顺为代表的家纺服装行业利润率大概是5-6%。“由于今年工资上涨了35%,毛利率就变得不到4%。如果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利润率就会降到不到2%。”陈铭说,“2009年,我们出口额大概5个亿,和今年预期的差不多,但销售利润率低了,这是今年行业都普遍面临的情况,所以行业情绪很悲观。”

  “利润很差的!”当被问及利润率的时候,吕德新顿时提高声调,很激动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主要挑亏损的不是很多的东西在做,根本不是考虑哪个东西赚钱!亏得少的我们就接,亏的多的我们不接。现在基本上是没有利润。行业内很少工厂利润可观,大部分都只有很少的利润。”

  作为一个对企业投入精力、感情多年的“老人”,哪怕在一个时期赚不到钱,吕德新也会让家具厂继续运转。“我们在家具行业做了这么久,对这个行业是有感情的,不会说遇到一点困难就往后退。”他说。

  虽然润丰有稳定的客源、员工和订单,但2-4%的薄利润也只能使其维持正常运营。叶振波和吕德新有一样的心情,那就是把企业做下去,为了企业生存、员工、客户,即使没有利润,只要不亏本,也做下去。

  “今年勉勉强强过得去,我们这个企业开了十几年,很多老员工把青春贡献给了企业,所以我们想尽办法维持。有时候即使没有利润,只要不亏本,我们也做。很多客户和我们合作很多年了,他们付款也很及时,我们出货、发工资也都能很准时,能够这样不亏本的把企业运营下去,就是我们眼下所有的目标了。” 叶振波说。

稿件来源:上海证券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求生存阶段需要多变经营思维——走访广州制衣产业集中地 2022-10-21
  • 珠三角外贸动向一线观察:外资增量保持增长 外企看好发展机遇 2022-07-19
  • 疫情反复集体增速放缓 佛山纺织业产业集群协同升级加速“自我革命” 2022-07-05
  • 复工复产“抢”回订单,疫情下东莞纺织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22-04-19
  • 东莞沉浮:服装工厂大退潮,年轻人涌入SHEIN和TikTok疯狂掘金 2022-03-10
  •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用工紧张,招工不易 2022-02-17
  • 订单充足人手不够!珠三角企业开年忙招工,使出这些招数 2022-02-15
  • 珠三角多地迎最严限电 企业主翘盼“用电自由” 2021-09-27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