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金融风暴稍息欧元冲击波又至 珠三角何以为计?

发表时间:2010-05-20    作者:王梅丽  发表评论



  根据工信部、商务部做过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3%,将对中国传统出口制造业造成严重的冲击。这样一来,珠三角很多的工厂就得关门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形势下,欧债危机爆发。这无疑让复苏中的出口企业的外部需求蒙上一层霜。面对这样的危机,云集珠三角的制造企业们将如何突围?在近日由南方都市报东莞民间智库和鼎峰·卡布斯联合主办的“后危机下的东莞转型高峰论坛”上,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广东制造企业不能因一时的订单增多而盲目扩张,是时候想想产业链整合了。

  欧盟重伤 中国出口一定看淡

  郎咸平在会上依然坚持他在金融海啸爆发之时的观点:“金融海啸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美国轻伤,欧洲重伤,中国严重内伤”。而希腊危机爆发以后,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先后陷入债务泥潭。欧盟在金融海啸过后,危机四伏。反观美国,受伤程度远不及欧盟各国。

  欧盟的重伤连累了中国的出口。郎咸平分析道,去年年底,1欧元兑1美元比率从1:1 .51跌到1:1 .22,广东省内企业对欧盟的出口立刻陷入了全面困境。其认为,这是另一场金融危机。但在这样的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宏观调控又开始搞紧缩政策。这无疑雪上加霜。

  郎咸平对与会企业家表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每一位企业家将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欧元不断贬值之下,企业未来的出口一定看淡。第二,如果政府处理不当,又是一个冲击。”

  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过剩

  这只是外部冲击。郎咸平认为中国内伤在于产能过剩。从去年8月开始至今,政府部门一直指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炭、焦炭、铁合金、电池、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产能过剩。而且目前中国有2亿人口失业。“那么多产能过剩再加上大量失业人口,请问这是不是内伤?”

  但是制造企业今年以来订单回暖的确是事实,两者是否矛盾?郎咸平认为,企业一下子没有订单,一下子订单多到做不完,这就是不正常的现象。“国家不是说建材行业产能过剩吗?陶瓷地砖不就是建材吗?为什么订单接不完呢?这就是不正常。”

  郎咸平分析:“从2008年开始,政府就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这些措施的本质意义是什么?外界认为这叫拉动内需,我现在回答,拉动内需只是表面现象,本质意义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

  他举例说明,以4万亿刺激下的基建项目高速公路为例。中西部建完高速公路以后基本没有车在上面跑啊。很多高速公路建完以后立刻产能过剩,因为没车跑。但是在建的时候需要钢铁、水泥,所以可以消化钢材市场2亿吨的产能过剩,也可以消化今天水泥市场超过10亿吨的产能过剩。

  但建完以后怎么办,建完后高速公路产能过剩,由于不需要钢材、水泥,因此把这两个行业打回原形,它们还是产能过剩。“所谓的产能过剩和这两年推动的救市措施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以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一旦建完以后,将成为一个产能过剩的大黑洞。企业接了这么多订单,你不觉得不正常吗?还想因此扩充规模,这更不正常。”

  企业应走产业链整合之路

  在外部需求看跌以及内部产能过剩之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郎咸平表示,企业家在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而不是追求快速扩张。其建议企业家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你要比竞争对手看得更清楚未来危机是什么;第二,企业家如碰到这样环境之时,政府政策举棋不定之时,你要保有最大的弹性。

  什么是保有最大的弹性?以李嘉诚为例,他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他有抛售上海的商铺,套现50亿左右拿去还债。他比竞争对手更早知道危机的本质,他的对策是保有最大弹性。在金融海啸侵袭之下,别的对手资金链非常紧张,他却有非常多的资金。他做出充分的弹性准备。

  因此从短期情况来看,则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低负债;二是增加现金流;三是谨慎投资。

  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郎咸平指出,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东莞的制造业要想在经济危机下突围,不能靠政策、靠环境,更不能继续纯制造,必须从企业自身找问题,企业要做好产业链“6+1”的升级整合。

  郎咸平说:“除了单纯制造外,一定要整合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因为只有这六大环节才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

  企业家对话郎咸平

  做企业产业链整合 关键是思想的突破

  企业家:一些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并非全是坏事,我们有大量的石油依靠进口,这有个方法平衡的问题。升值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你怎么看?

  郎咸平:内地很多专家学者提出这个观点,假如人民升值20%,对出口有杀伤力。东莞很多企业是进口原材料,如果人民币升值20%,进口原材料价格就会便宜20%,升值的好处也是有的。虽然有坏处,但企业应该平衡好处和坏处。

  然而,中国经济学家看到的这些好处,美国会看不到吗?金融超限战的目的就是打击你到重伤。如果人民升值有好处,华尔街应该如何做才能够狙击人民币升值的好处。美国一定要发起第三场战争,就是成本大战,全面提升原材料价格。希腊危机爆发后,铁矿石涨了100%,石油每桶涨了10美元。

  企业家:我们自己的东莞中小型企业摸索发展,很多企业很好很精明,他们勤练内功,很多工厂老板会进行内部调整,把工厂内部的管理加强。这能否抵抗危机呢?

  郎咸平:企业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有弹性。这么复杂情况造成经济大起大落,企业要非常小心和谨慎,就是保有弹性。你所知道的这些老板就是保有最大的弹性。勤练内功也是应付危机的弹性。我只是告诉他,你这样做就是增加弹性的方法,这里面没有争论,也没有什么意见不统一。我是告诉他本身调整就是增加弹性的方法。

  企业家:东莞的企业大量是制造的草根型、山寨型企业,你如何看待?

  郎咸平:东莞的企业走到今天,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下一步,赚钱以后下一步如何走。如果在10年之前就想到产业链整合,今天不会如此被动。其实做产业链不复杂,但关键是不知道这个行业发展如何,因此企业家不敢尝试。其实这里面花费非常少,就是思想方面的突破。这里面突破以后,3-6个月就能见成效。深圳、东莞、珠海的企业做成产业链的整合的话,成本很低,收效非常大。

  我们传统劳力密集产业能够考虑推动产业链整合。我相信这是少数几个和唯一的机会。如果还是做目前代工,就像做五金,人民币汇率升值,我们用什么办法作对冲?如果你作了制造业的其他大物流缓解,你就有机会对冲,如果只作制造,则没有办法对冲,就是死路一条。我呼吁各位企业家有空就研究什么是企业链整合,这是未来可以考虑的突围之道。

  企业家:我是来自深圳做锂电池的企业,政府支持这个行业发展。我个人认为空间也比较大。我们公司现在准备规模扩大,从趋势看不知道这种扩张到底对不对?

  郎咸平:节能减排是国家激励的政策,以做锂电池扩张配合国家的政策这个方向看起来并没有错。但中国有很重要的东西要做。第一,垃圾围城,包括深圳,无处不在的垃圾。以云南为例,水资源如何解决,垃圾围城,包括电池工业垃圾,广东省的工业电池污染很可怕。什么是节能,就是新能源及我们风能、太阳能。你是制造大量的污染,你做太阳能电池,要提炼多晶硅,会产生剧毒,污染土是不会消失的。最后什么是节能减排,你们打着节能在做污染,你的电池出口以后,让别人取得环保。

  另一个是低碳经济,这是欧美拉动经济的动力。但我们拉动立刻造成产能过剩,我希望悲剧不要重演。目前所有投资包括4万亿都是供应方面不断增加,产能过剩。为什么不能拿这么多的钱让老百姓更富裕,让现存企业得到更好的投资环境,让企业主更多得益,他才能给员工更多的薪水,消化更多的产能,现在的做法是让产能更过剩。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求生存阶段需要多变经营思维——走访广州制衣产业集中地 2022-10-21
  • 珠三角外贸动向一线观察:外资增量保持增长 外企看好发展机遇 2022-07-19
  • 疫情反复集体增速放缓 佛山纺织业产业集群协同升级加速“自我革命” 2022-07-05
  • 复工复产“抢”回订单,疫情下东莞纺织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22-04-19
  • 东莞沉浮:服装工厂大退潮,年轻人涌入SHEIN和TikTok疯狂掘金 2022-03-10
  •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用工紧张,招工不易 2022-02-17
  • 订单充足人手不够!珠三角企业开年忙招工,使出这些招数 2022-02-15
  • 珠三角多地迎最严限电 企业主翘盼“用电自由” 2021-09-27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