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扑朔迷离 或暗示汇率松动

发表时间:2010-03-25    作者:吴晓蕾/蔡慧清  发表评论



  两会结束不久,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消息又从四面传来。

  更为吊诡的是,一边厢媒体宣称国内相关部门正对不同行业进行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以下简称“测试” ),另一边,媒体点名的部门又先后否认此事。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也继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政府施压,使“测试”传闻愈显扑朔迷离。

  吊诡的“测试”

  “测试”传闻自2月25日开始。

  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一则消息称,“据纺织领域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都正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压力测试,以期厘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行业造成何种影响。这一消息亦得到相关商协会高层证实。”

  尽管篇幅不大,但消息迅速引起多家外国媒体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人民币升值前兆。

  与之相反的是,3月17日以前,国内对这则消息并没有太大反应。

  转折点出现在3月17日,当天《21世纪经济报道》再次表示,已经确认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将在3月底展开。文章称:“本报记者独家获悉,财政部或将于3月下旬派出调研组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及上海市进行范围更广的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

  尽管是同题作文,但这次的“独家消息”被国内各大媒体疯狂转载。

  中国国际商会、贸促会副会长张伟甚至表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大概有1000多家企业,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大约覆盖12个行业。”其言之凿凿,似乎不容置疑。

  但“测试”本身却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内先后被财政部、商务部否认了。

  3月18日,《一财网》和《第一财经日报》先后确认,财政部并未对企业启动第二轮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则在“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暨中美经贸关系”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商务部并没有牵头做过这样的测试,“只是商业协会在征求这方面的意见”。

  但至于此前是否确有第一轮测试,且究竟由谁主导,从财政部和商务部的表态中来看,则似无迹象可寻。

  有分析人士认为,两次“测试”传闻受到不同关注程度的原因,也许和传闻发生的时间点密切相关。

  在第二篇报道面世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14日在向中外记者表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被低估。次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合向财长和商务部长致信,提议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之一,并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此后,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还带领其他4名参议员,推进一项将迫使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人民币启动立法程序的议案。

  至此,外电普遍认为,美国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已为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问题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中国媒体第二次的“测试”传闻正赶上了这个敏感的大背景。

  暗示人民币汇率松动?

  “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应该就是一个测算,评估一下人民币汇率升高多少将对进出口带来多大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这样的测试一般都会有,但主导部门则“不好说”。除此之外,多位业内人士也均对记者表示,对于类似测试如何进行“不大清楚”。

  由于商务部表示目前只是“商业协会在征求这方面的意见”,记者尝试联系了多家行业协会及商会,但耐人寻味的是,各行业商会负责人的态度普遍显得较为谨慎。

  “我们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但并未参与类似的测试活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李女士明确告诉记者。然而,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古群主任则表示,该协会确实进行了相关工作,“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行业协会的日常工作之一,而且行业内部的企业都很关心”,她还透露:依照工信部的指示,所得出的数据与资料内容均不能对外公开。

  另据了解,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已于近日完成了行业报告,并已将该报告通过主管部门提交给了决策层。尽管该商会信息中心的张慧玲女士也表示目前暂无相关数据可向媒体公开,但早前有媒体援引机电工业协会项目协调部主任韩圣健的话说,根据这份内部报告显示,如果2010年人民币升值1%,成套设备出口企业将遭受近12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如果升值5%,就是600亿~7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我们对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可承受范围是‘零承受’!”虽然没有参与类似“测试”,但温州商会会长周德文希望通过时代周报呼吁,人民币在近2-3年不应再升值。“温州商会75%以上的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中小企业,可是目前中小企业的毛利基本仅有1-3%,如果人民币升值,就没有什么利润空间可言。”周德文焦虑地说。

  如此看来,“测试”确有操作的必要性。3月19日,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在名为《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应该委曲求全不必》的署名文章中写道:“在为当前和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资料方面,压力测试是必要的。但压力测试归根结底只是一件工具,更重要的是决策的指导思想。”这与此前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关于“政府对进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调查是常态性的”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都在暗示相关调查并非汇率松动的信号。

  因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资本理论室主任张平分析认为,人民币是否升值,升值多少,应该取决于市场,与个人无关。“最重要的,是要回到原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稿件来源:时代周报
相关专题:人民币汇率重启新一轮“快速升值预期”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人民币汇率创逾半年新高 中国股市或受益于货币进一步升值 2025-05-27
  • 时隔半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19 人民币资产成香饽饽 2025-05-06
  • 中间价突破7.2 离岸人民币突破7.4关口 人民币后续走势如何 2025-04-09
  • 央行强调“三个坚决”稳汇率政策组合拳发力 2025-01-14
  • 降准降息落地,外资热钱持续流入中国股市、离岸人民币升破7 2024-09-27
  • 外部压力明显减轻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2024-09-26
  • 时隔16个月,人民币收复7.0大关,意味着什么? 2024-09-25
  • 刚刚,人民币升“破7”,为去年5月以来首次! 2024-09-25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