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进出口数据值得过度乐观吗? |
|
发表时间:2010-03-15 发表评论 |
|
经济数据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公信力一直备受外界质疑。
两会期间,很多委员“炮轰”统计局的数据,尤其拿“去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1.5%”来质疑所有数据的真实性。不过,我认为贸易数据的水分相对于其他经济数据会小一些,造假的难度也更大。因为,你来我往互有记载,并且有第三方机构跟踪,这个数据应该相对客观。因此,每个月进出口数据出来后我都会进行详细解读。
从中国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814.33亿美元,同比增45.2%。其中,出口总值945.23亿美元,环比减少13.7%,同比增加45.7%,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8.7%增幅;进口总值869.1亿美元,环比下降8.9%,同比增加44.7%。2月份顺差76.12亿美元,较上月的141.5亿美元环比下滑46.2%。从这份成绩单来看,进出口数值同比增加、环比减少、贸易顺差收窄。
首先,我们来看贸易顺差的变化。我认为,贸易顺差收窄未必是一件“坏事”,贸易顺差收窄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正在调整,一味地扩大贸易顺差并非是最佳选择。如果贸易顺差过大:其一,美国、欧洲则会打着平衡全球贸易的旗号,对人民币汇率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并制造非贸易壁垒来行保护主义之实;其二,会增加我国外汇投资的难度,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让外汇管理部门焦头烂额,现在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置身于低利率甚至亏蚀的境地之中,若再拿着出口换回来的血汗钱一味地购买美国国债,则得不偿失;其三,贸易顺差加大后,外汇占款的增加会使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从而迫使我国的货币政策被动抉择。与其如此还不如用出口换回来的“绿纸”买入高端技术产品或进口战略性资源,以主动减少贸易顺差。但是,在进口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进口什么?由谁来进口?进口时机如何把握?大规模的政府采购是否存在“猫腻”?在这些问题没弄清之前,我建议最好在顺差产生之地直接投资,投资最起码还有收益,如果被无度挥霍或盲目进口,不但会变成一种一次性的消费行为,还有可能制造更大的产能过剩。
其次,我们再来看进出口数值的同比、环比增减变化。一方面,进出口数值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基数较低,2009年同期的贸易数据处于低谷部位,只要数据稍变同比变化就会非常明显,因此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另一方面,对于进出口数值的环比减少,我们也不应过度悲观,因为2月份有农历春节的长假因素存在。
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媒体大张旗鼓地抛出:“中国2月份外贸继续大幅增长”。其实这样的误导性舆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记得在1月份进出口总值达到2047亿美元时,就有媒体抛出“中国外贸已恢复至历史最好水平”,给人一个误区——似乎中国的外贸出口问题已经解决了。但真的解决了吗?出口难度真的减小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最近曾表示,我国的出口要全面复苏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原因是中国的贸易伙伴正面临着高失业率和低储蓄率的困扰,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国家的消费。而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
另外,要真正将这些问题看透就必须要看进出口数据的细微变化,往往魔鬼藏在细节里。
第一,先从2月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表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增幅较大,进出口同比增长均达到30%左右;二、出料加工进出口同比增长57.8%,出口增加115.7%;三、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30%以上,尤其是进口同比增加了111.6%;四、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出口同比增幅60%以上;五、免税的外汇商品进口幅度高达328%。通过特点一和特点二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沿海城市的“用工荒”现象,说明我们的出口确实有所改善,但仅仅是低端的贸易加工领域,经济结构转型仍然任重道远;特点三说明我们增加了与周边邻国的贸易往来;特点四说明保税区内大有文章,海关监督有待加强;免税商品的进口大幅增长,说明赴外旅游、购物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是公派出国、旅游导致的大幅增长,相关部门得反思反思,否则我们的内需很难起来。
第二,从进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来看,1-2月份累计进口的同比大幅增加主要集中在大豆、谷物、原油、“废铜烂铁”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飞机和汽车底盘等;而1-2月份累计出口的增幅主要集中在大米、食糖、塑料制品、贵金属、未锻轧铝、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配件等。不难看出,我们的出口仍然集中在资源和低附加值领域,针织鞋帽、玩具等出口依然不理想。从出口量值变化中唯一可喜的是高端商品的出口在增加,说明我们的进出口结构在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第三,从核心贸易伙伴的变化来看,东盟已经跃升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说明我们建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发挥作用。
|
稿件来源:苏培科 |
|
|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
|
|
查看更多评论
|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 |
|
|
|
图片新闻 |
|
信息搜索 |
|
分类查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