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的出现为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自1991年纳米材料问世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纳米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也更加广阔。作为一门新崛起的高新科技,纳米技术一出现便得到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视,被公认为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现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把科研集中在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纳米材料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及轻纺等领域。我国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以纺织、塑料、建材为主,其中纺织领域占有20%,纺织行业主要将纳米材料用于对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上。纳米技术在纺织品后整理、印染方面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途。
纳米技术广泛用于功能性纺织品
纳米技术应用到纺织行业主要是将纳米材料用于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目前,我国在开发功能性纺织品方面应用最广的是将纳米材料与纺织材料复合,多数纳米复合材料是将纳米微粉加到化纤、纺织品或浆料、助剂中。因粉体材料不同,纺织品的功能也各异。目前纳米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功能性纺织品有超双疏织物、防紫外线纺织品、仿生纳米结构生色纺织品、远红线纳米纤维及纺织品、抗菌防臭织物、抗静电织物、抗日晒耐老化织物、隐身纺织品、阻燃织物等。
由于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大为改变,因而纳米技术有望成为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桥梁。将纳米纤维或纳米级的微粒加入到纺织品中,可赋予该产品某种或多种新功能,特别是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将有更大作为。目前功能性纺织品发展的方向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如同时具有阻燃、防菌、远红外、负离子等功能,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产品功能性的多样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纳米技术纺织品发展的一个热门方向。
纺织材料中的“纳米明星材料”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催化活性、强磁性、高光学吸收性、奇特的电学性及卫生保健等特性,已在化纤材料的开发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化纤用的功能性添加材料,纳米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的几种纳米化纤材料有:
纳米碳管:纳米碳管是非常优良的导电体,导电性优于铜材,可作为功能添加剂均匀地分散于化纤纺丝液中,在不同的浓度下,可以制成具有良好导电性能或抗静电的功能性纤维或织物;纳米碳管重量轻、弹性模量高,可作为制作高强高弹纤维的复合添加剂。
纳米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是一种稳定的无毒紫外线吸收剂,通常可被均匀地分散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中,并利用其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有效阻止高分子链的降解,减少自由基的发生,从而达到耐日晒、抗老化的效果。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光吸收很强。因而作为添加剂制成的抗紫外化学纤维或织物,不仅可全面抵御UV-A、UV-B对人体的伤害,而且还能反射可见光和红外线,具有遮热功能。
纳米氧化锌(ZnO):纳米氧化锌是具有抗菌、抑菌、除臭功能的纳米材料。将共混或复合引入化纤中,制成抗菌化纤。
纳米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远红外线吸收功能。以远红外纳米材料为添加剂制成的各种远红外纤维(尤其是远红外丙纶纤维),具有优良保健理疗功能、热效应功能和排湿透气抑菌功能,主要用于保健制品、野外工作服、遮阳伞及装饰用布等。
标准检测缺失成发展瓶颈
目前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的功能性纺织品的种类很多,但是真正被消费者认可的功能性少之又少。纳米抗菌纺织品是最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功能性纺织品。现在,纳米抗菌纺织品已大量面世,其发展态势看好,但其安全卫生性的研究远远滞后于产品的开发。为此,专家建议,今后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使纺织行业对纳米材料产业形成持续、有效的拉动。特别是从长期的生态安全角度,纳米材料在纺织材料使用的评估、检测、鉴定还需要高校、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检测评估机构承担为公众监督检测的重任。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纳米纺织品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如用纳米助剂对纺织品进行整理时,纳米粒子在纺织品上的附着率、附着于纤维表面或纤维内部的方式等,目前均尚无有效的表征和测定方法。这势必难以保证纳米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影响纳米纺织品的研发。大部分功能性纳米纺织品的标准目前尚未出台,所以如何评估也成为一个大难题。
当前,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缺失成为纳米功能性纺织品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纺织品检测技术和研究适用于纳米功能纺织品的生态标准成为推动纳米材料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纳米技术将在纺织、纤维、印染领域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更多更好的纳米纺织品将成为21世纪纺织科技的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