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WTO | 自由贸易协定 | 国别专栏 | 贸易实务 | 商务 | 进出口统计 | 配额
现在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第108届广交会]出口报价普涨一至五成 纺织品交易遇寒冬

发表时间:2010-11-02    作者:曾颂/陈强  发表评论



  在棉价狂飙的十月,几乎每个纺织品出口商的心都感到了寒秋的凛冽。昨日在第108届广交会三期展馆里采访发现,棉价明显推高了出口价格,加上价位极不稳定,导致参展商与客户谈判困难;在成本和汇率等因素的交织下,本届广交会的纺织品成交前景被疑云笼罩。

  价格普涨一至五成

  “很多老外听了价格,都是摇摇头就走。”昨日中午,江苏海外集团的展位负责人王明说。与上届广交会相比,王明手里的服装涨价约15%。在馆内询问多家服装企业,参展商估算的涨价幅度多在15%至25%之间。

  棉被、坐垫用棉量大,涨幅更厉害。广州市纺织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的展位负责人杨子成告诉记者,该公司产品比上届涨价约50%。“棉纱都涨了一倍。这是全球现象,印度减产,美国也在提高棉价。”杨子成表示,涨价对今年签约的影响尚无法预估,因为他们通常在客户询价、给出款式和样品后,才进行正式商谈。

  “展览第一天都是询价,还不清楚客户的采购意愿。但涨价肯定会影响销售量。”苏纺集团的王蔚说。

  涨价原因不光是棉花。记者采访获悉,在棉花的带动下,化纤、涤纶等材料也普遍涨价,加上劳动力成本、汇率等因素,今年纺织出口商的利差进一步压缩。“本来就只有三到五个百分点的利润,这下更难挣。”王明抱怨道。

  报价盛行“7天有效期”

  棉价的不稳定也令参展商们痛苦。南通格瑞世纪布业有限公司冉小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今年8月份以来棉纱价格一天一个价,原来两三万元一吨,现在破了4万还在涨,让公司无法制定长期价格。“我们报价有效期也缩短到7天,就是给你报了一个价,7天内下单有效;超过7天,价格就要调整了。”

  记者发现,“7天有效期”已成为纺织参展商的通例;而此前报价有效期视棉价波动情况,有时可长达一两个月,甚至年初的报价到了年尾还在用。

  还有的企业采用抱团的方式,互相融资来稳固棉花来源。江苏海外集团的王明说:“我们有很多固定合作的企业,包括做服装的、做布料的、收棉花的,大家集体扛过去。比如收棉花的企业资金不足,我们就打款过去,帮他们先把棉花收购了。”

  此前也有媒体在新疆调查发现,江浙一带许多纺织企业重金入疆,委托当地有棉花收购资格的代理商“囤棉”。由于代理商多为温州人,坊间一度传出“温州游资炒棉”的说法。

  王明对本届广交会的销售尚持乐观态度。“毕竟全行业都涨,客户找别家也拿不到更低的价格,所以老客户的订单还是有保障的。”

  国内外价格“互推”

  截至10月28日收盘,郑州期货交易所的郑棉1105合约上涨705元/吨,报收于27825元/吨,创收盘价新高。

  2008年金融风暴四处蔓延时,棉花还是个被低估的产品——由于收益小于大豆、玉米,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加上天气的影响,产量极为萎靡。

  2009年开始全球经济复苏,棉价探底回升,需求量反弹之迅猛超出市场预料。申银万国的研报显示,去年9月新疆、山东、河北等主产棉区低温多雨,导致大幅减产预期增强。此后棉价一路上涨,经国储屡次抛棉调控后依然涨势不改;去年9月至今年9月,郑棉期货合约价格从13000元涨至19500元,10月冲破27000元,翻了一倍有余,处于15年来的历史最高点。

  由于全球棉价普涨,国内与国外市场出现“互推”之势。

  申银万国研报认为,2010年至2011年,国内棉花产量约670万吨左右,算上库存和储备,供需缺口约有355吨。“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或者宏观经济再次衰退,宽松的货币环境结束,导致需求恶化,才能改变棉花上行的大趋势。否则,高棉价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这也使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销售前景变得更不确定。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第108届广交会]“三座大山”压身 外贸纺企接单谨小慎微 2010-11-15
  • [第108届广交会]纺服产品海外需求保持稳定——当前出口市场形势分析 2010-11-12
  • [第108届广交会]原材料上涨苦了生产企业 增强订单议价能力成共识 2010-11-09
  • [第108届广交会]服装出口订单报价:涨?不涨?都是问题 2010-11-08
  • [第108届广交会]综合成本“涨声”一片 中国外贸遭遇密集压力测试 2010-11-08
  • [第108届广交会]订单多了利润少了 原材料上涨威胁成交量 2010-11-08
  • [第108届广交会]企业大单长单不敢接 采购商大单长单不敢落 2010-11-08
  • [第108届广交会]全球市场复苏缓慢 中国外贸如何跨“坎”对接内需 2010-11-08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内容:
    查看更多评论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
       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图片新闻
    信息搜索
    关键字:
    类  型:
    热门关键字: 配额 产业 家纺
    分类查询
    政策: 法律  法规  公告
          规章  通知  预警
    政府: 国务院 国资委 发改委
          商务部 外交部 财政部
          外管局 海关 央行 税务
          质检 工商 协会 商会
    机构: WTO DOC CITA
          USDA JCCT
    区域: 美国  欧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巴基斯坦
    贸易: 进口 出口 配额 争端
          结算 技巧 信用证
    投资: 案例  环境  策略 
          分析  走出去
    产业: 战略  升级  集群
          趋势  品牌
    财政: 融资 理财 消费
          出口退税
    金融: 外汇 期货 资本 保险
          银行 股市 债券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